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通史版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测评4中华文明的辉煌和迟滞_明清时期公元1368_1840年含解析.doc

通史版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测评4中华文明的辉煌和迟滞_明清时期公元1368_1840年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单元综合测评(四)中华文明的辉煌和迟滞——明清时期(公元1368—1840年)

(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明朝设立的巡抚非地方正式军政长官,但因出抚地方,克制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实际把握着地方军政大权。据此可知明朝的巡抚的设立()

A.有助于地方机构的正常运转

B.解决了元朝行省长官权力过大的弊端

C.强化了皇权对地方官员监控

D.体现了临时差遣官员向行政官员的转化

A[明朝时期,在地方制度上废除了元朝的行省制,实行三司制,三司之间互不隶属,直接听命于中心,不利于地方行政的协调协作,材料中明朝设立的巡抚,虽然不是地方的正式军政长官,但是可以克制三司,把握地方的军政大权,能够很好地结合地方的需要来行使权力,有利于地方行政机构的正常运转,故选A项;由材料“实际把握着地方军政大权”可知,明朝巡抚在地方的实际权力很大,因此不能有效的解决元朝行省长官权力过大的弊端,排解B项;从材料中明朝巡抚“实际把握着地方军政大权”可知,并不是实行监察的机构,因此不能加强皇权对地方官员的监控,排解C项;由材料“非地方正式军政长官,但因出抚地方”可知,巡抚只是中心向地方的派遣官员,并没有体现出他已经转化为地方的正式行政官员,排解D项。]

2.(2023·兰州模拟)在清朝前期的司法实践中,“既有定例,则用例不用律”。因时所需,皇帝的谕旨、内外的奏准均可定为条例。依照规定,定期修例,旧例不断删改,新例不断增加。这反映出当时()

A.法律具有至高权威 B.律例体系缺乏有用性

C.皇权专制颜色深厚 D.封建律例具有随便性

C[由材料“用例不用律”“因时所需,皇帝的谕旨、内外的奏准均可定为条例。依照规定,定期修例,旧例不断删改,新例不断增加”可知,清朝在司法实践中,例高于律,而皇帝的谕旨、内外奏准均可定为条例且不断在修订,反映了皇帝意志在司法实践中的主导地位,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故选C项;中国古代是“人治”而非“法治”,排解A项;材料并未提及律例的具体内容,无法推断其有用程度,排解B项;“随便性”是对材料“不断删改、不断增加”的过度解读,排解D项。]

3.(2023·泰州模拟)清御史何元烺曾上奏建议“酌改军机处名目”,嘉庆帝批驳他说:自军机处创设以来,“一切承旨书谕及办理各件,皆关系机要,此与前代所称平章军国重事相仿,非专指运筹决胜而言。”由此可知,嘉庆帝对军机处的定位是()

A.负责监察百官 B.承办全国军务

C.办理军国机要 D.封驳审议诏令

C[嘉庆帝强调“军国重事相仿,非专指”,说明军机处办理军国机要,故选C项;军机处没有监察百官的职能,排解A项;“非专指运筹决胜而言”体现的不仅是军务,排解B项;封驳审议诏令是三省制中门下省的职能,与“军机处”无关,排解D项。]

4.(2023·德阳模拟)据下表中的记载可推知()

明政府修建河神祠庙一览表

时间

庙祠赐额

建祠地域

景泰三年(1452年)

河南开封府、山东兖州府

不详

感应祠

山东兖州府

弘治七年(1494年)

显惠祠

山东兖州府

弘治八年(1495年)

昭应祠

河南开封府

隆庆四年(1570年)

洪济祠和昭灵祠

南京徽州府、山东兖州府

A.山东洪灾最为严峻 B.政府重视治水事务

C.河神信仰广泛传播 D.神权政治影响深刻

B[依据材料可知,从景泰三年到隆庆四年,河神祠庙始终由地方政府修建,从而说明政府重视水务建设,故选B项;依据材料无法得知地方灾难,排解A项;依据材料可知,河神祠庙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地区,因此河神信仰并非广泛传播,排解C项;河神祠庙的修建体现了政府对于水务和农业的重视,而非强调神权政治的影响,排解D项。]

5.明代,个别地区开头消灭押租制,即佃农向田主交纳高于一年地租额的货币量作抵押,退佃时归还押金,不计利息。租佃关系存续期,地主不能随便换佃。清代,押租制在四川、湖南、江西等地获得肯定进展,其他各省也有消灭。押租制的实行和进展()

A.加重了地主对佃农的剥削

B.推动了精耕细作农业的成熟

C.确保了佃农的生产经营权

D.表明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押租制下地主不能随便换佃,确保了佃农的生产经营权,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押租制的实行和进展确保了佃农的生产经营权,未涉及地主对佃农剥削问题,排解A项;精耕细作指的是在肯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材料中未体现,排解B项;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已完成,并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解D项。]

6.(2023·深圳模拟)乾隆元年修的《山东通志》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稍后修的《福建续志》也改《户役》为《户口》。这

文档评论(0)

159****25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