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1
从延安时期开始,一大批优秀的作家生活、战斗在陕西,他们遵照党的文艺思想,践行“二为”方针,以高昂的革命热情和对人民的赤诚,进行着文艺创作。
党在延安的十三个春秋,为现当代文学确立了指导思想和前进方向。从全国各地投奔延安的文学家,为现当代文学积聚了奋进的主力军,进行了深入持久的创作探索和实践,奉献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凝结出优秀的作风和传统,为中国文学树起了新的模范和标杆。
陕西现当代文学直接承袭延安时期文学的方向和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使陕西文学成为坚守延安文学初心的重要阵地,成为现当代文学的一面旗帜。让我们一同回顾一批优秀的文学前辈的创作初心——
柯仲平,1937年赴延安,任陕甘宁边区文协主任。1938年任民众剧团首任团长并发表著名叙事长诗《边区自卫军》和《平汉铁路工人破坏大队》,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作《关于文艺大众化问题》的发言,1943年创作了《无敌民兵》《模范城壕村》大型歌剧,1947年,随军转战陕北,创作了《杀敌去》《自卫战争进行曲》《保卫毛主席》《贺龙远道会战友》等诗剧。历任西北文联主席,西北文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协西安分会主席等。
柳青,1938年赴延安。以随军记者和文化教员的身份,随八路军转战于抗日前线,写出反映抗日军民英勇顽强的短篇小说。1943年到1945年,在米脂县民丰区任文书,并写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种谷记》。1945年9月,随解放军进军东北,1947年回到陕北,1951年写出优秀长篇小说《铜墙铁壁》。解放初,参加了《中国青年报》的创刊工作,任编委和副刊主编。1952年到陕西长安县,在皇甫村安了家,出版了《皇甫村三年》散文集,写了短篇小说《狠透铁》。1959年,《创业史》第一部问世,被誉为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史诗性著作。
杜鹏程,1938年奔赴延安,延安保卫战开始后被派往西北野战军担任随军记者,和指战员们一起跋山涉水、行军打仗,写下了200多万字的生活笔记及大量的新闻报道、散文、特写、报告文学等。长篇小说《保卫延安》为军事题材文学的创作展现了新天地,标志着新中国成立初期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里程碑。此后,他先后到过铁路沿线的黎湛线、宝成线、三门峡、陇海线、西韩线、成昆线、大庆油田等重要建设工地,写出了中篇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等,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火热、昂扬、紧张的工地生活和新型社会主义的风貌。
以上列举的仅仅是从延安走来的文学创作队伍中的几个代表,他们秉持文学创作的初心,遵照党的文艺思想,自觉深入生活,密切联系群众,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之后,陕西一大批作家,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继续秉持文学初心,进行了踏实认真、负责担当、积极向上的文学创作。
英年早逝的陕西作家邹志安曾这样论及自己的“文学初心”:永远不要脱离人民群众,和他们打成一片,感情上保持一致,做普通的一员,对于一个写作者至关重要。离开了人民,你能干些什么呢!偏离或背弃了人民,人民还要你干什么呢!精神上可以高远,但不可做精神贵族。只能做学生,做子弟。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而写作的血气、筋脉与骨力,则永远得之于人民。
陈忠实谈到他的文学信念和理想,说他文学信念的形成有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最初就是一种兴趣和爱好。再后来,当他真正意识到他是一个作家而社会也承认他是作家时,他认为对自己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作家应该留下你所描写的民族精神风貌给后人,通过自己的笔画出这个民族的魂。
一代又一代作家,在党的文艺思想指引下,秉持为人民、为社会、为祖国创作的初心,秉持良知、良心、正念,深入生活、贴近人民,无私忘我、积极向上,不管在什么样的际遇下,都能始终坚持创作的正向,这是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高尚的人格和情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集中表现,是一代代坚固的初心。
陕西新文学起于延安时期新文学运动,开创陕西新局面的重要作家是柳青。柳青出版了《种谷记》和《铜墙铁壁》之后,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横空出世。《保卫延安》的出现对文坛的震动很大,它现实主义的真确程度为当时创作界立下高标。《创业史》的出现,在陕西长篇小说创作界掀起高潮。《创业史》将传统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创作方法发展到又一个高度,它创造性的人物刻画、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情绪酝酿、气氛点染,包括极富哲理性的议论,都让后来的陕西作家受用不尽。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邹志安等,都有意遵循柳青的路子往前走。
《人生》出版后,又一批青年作家开始学习路遥,《平凡的世界》的出版、广播、全票得奖和路遥的猝然病逝,使这位人所不堪其苦的陕西愣娃硬汉子高高地置身文苑。《废都》流行后,贾平凹声名大振,紧随《废都》之后,他的审美情趣不断变幻,出现长篇系列小说《土门》《白夜》《高老庄》《怀念狼》直到《秦腔》,在全国确立了“大家”的地位。多年来,贾平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