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备战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语文 易错题25 古代诗歌阅读之情感主旨题——不会见微知著探究主旨 含解析.docx

备战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语文 易错题25 古代诗歌阅读之情感主旨题——不会见微知著探究主旨 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易错题25古代诗歌阅读之情感主旨题——不会见微知著探究主旨

目录

01易错题简介

易错题型——古代诗歌阅读之情感主旨题

易错原因——没有找到分析诗歌情感主旨的突破口

02易错题例析

03易错题攻略

【攻略一】从标题角度,把握情感主旨

【攻略二】从作者角度,解读情感主旨

【攻略三】从关键词角度,体悟情感主旨

【攻略四】从意象角度,捕捉情感主旨

【攻略五】从典故角度,探究情感主旨

【攻略六】从题材角度,推断情感主旨

04易错题练习

★易错题型——古代诗歌阅读之情感主旨题

诗歌情感主旨即诗歌的思想情感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它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

分析诗歌情感主旨主要包括:分析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把握其情感基调,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分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积极意义或局限性)、人生意义,评判其社会价值。

★易错原因——

1.不会从标题、作者、意象、典故等方面分析诗歌的情感主旨

2.不会从关键词句及题材等方面分析诗歌的主旨情感。

1.(2022·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醉落魄·人日①南山约应提刑懋之

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注]①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①“翁前子后孙扶掖”,认为家庭中应存在亲厚和睦、谐乐融洽的伦理关系;②“商行贾坐农耕织”,指出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都应各守本分,各司其职。

【解析】爷爷在前,儿子在后,孙子扶掖,长幼有序,孝悌仁爱。“商行贾坐农耕织”一句,点明无论是商贾还是农人,都要自食其力,努力劳作,以获得丰收和幸福。“须知此意无今昔”一句更是直接表明古往今来,孝悌仁爱、自食其力、努力劳作都是我们应该懂得并遵循的做人之理。

2、(2023年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答友人论学

林希逸

逐字笺来学转难①,逢人个个说曾颜②。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

【注】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

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①卖花担上的桃李花虽然美丽,但已失去根基,只有枝头树梢上的朵才能使人感受到它的生机活力;②读书治学不能满足于道听途说,要认真阅读原典,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

【解析】

卖花担上看桃李似乎是宋人习用之语,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他的《六一诗话》中就引用当时人的两句诗:卖花担上看桃李,拍酒楼头听管弦。意思是说,大家在肩挑的担子上观看鲜花,在喧闹的酒楼欣赏音乐,根本想象不到桃李绽放的盛况,也不可能体会到丝竹管弦的精妙。到了南宋,理学家魏了翁则从治学的角度再次引用这种说法,加深了其内涵。魏了翁的话保存在一封他与友人论学的书信中:向来多看先儒解说,近思之,不如一一自圣经看来。盖不到地头亲自涉历一番,终是见得不真。又非一一精体实践,则徒为谈辨文采之资耳。来书乃谓只须祖述朱文公诸书,文公诸书,读之久矣,政缘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明确指出,先儒,包括身负当代圣人评价的朱熹,他们对孔子思想的阐发不是不值得肯定,但从接受者角度来说,并非根本所在,就好像是卖花担上的桃李,虽然缤纷绚烂,但活力已经不再;唯有回归本原,亲力亲为,方能获得学问真谛,就如同在树头枝底欣赏桃李,方能体会到其活泼的精神。这样的主张与诗人是完全一致的,甚至可以说,林希逸的诗就是魏了翁理论主张的另一种表达。理解了卖花担上的桃李与树头枝底的桃李之间的区别以及各自的象征意味,就理解了诗歌尾联中提到的魏了翁的话。林希逸以此作为诗的结尾,也表达出他对前辈学者的认同与仰慕。

该题为开放性试题,在所给答案之外,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分析探究诗歌的情感主旨,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从标题角度,把握情感主旨

题目蕴含着诸多信息,诗人的心情及情感有时在标题上会有体现。抓住标题这个切入点,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涵。

二、从作者角度,解读情感主旨

鉴赏诗歌要知人论世,“知人”就是明确作者的生平、思想和风格。要熟悉李白、杜甫、王维、苏轼、王安石等著名诗人的主流思想及其作品的主体风格。李白诗炽烈奔放,怀才不遇;杜甫诗沉郁凝重,忧国忧民;王维诗含蓄生动,闲适空寂;杜牧诗含蓄绰约,借古讽今;苏轼词雄健豪放,旷达乐观;秦观词情真意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5****92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