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回收再利用光伏组件测试要求》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根据上海市太阳能学会2022年第一批标准制修订计划,协会标准《回收再利用光伏组
件测试要求》由上海市太阳能学会归口管理,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上海质量监督检验技
术研究院等单位起草。
1.2协作单位
项目成员单位包括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上海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常州亿晶光电科
技有限公司、中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泰州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中认南信(江苏)检
测技术有限公司、中检集团南方测试股份有限公司。
1.3编制背景和目标
自千禧年初,中国的风电与光伏产业迈入规模化发展快车道,截止至2021年底中国风
电累计装机量达328GW,光伏累计装机量达306GW,已连续数年保持世界风电与光伏装机量
居首。中国风光产业高速发展二十年,而那些千禧年初期投入使用的风电机组和光伏组件,
也即将抵达20到25年设计使用寿命的终点。我们预计,中国风电产业将在2025年迎来第
一批大规模退役潮,退役规模将超过1.2GW;紧随其后,在2030年光伏组件报废将进入密
集期,2005年左右大幅增长的装机规模将迎来25年的设计使用寿命,预计可回收容量高达
17.8GW。
截至2021年底,全球新增光伏装机183GW,中国新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54.88GW,同比
上升13.9%。根据《全球光伏》的调查,截止2022年3月底,全球累计光伏装机总量跨越1
太瓦大关,光伏正式进入太瓦级“T”时代;中国累计光伏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18GW,新增
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伴随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大量光伏组件的使用也产生了一
个新的环境问题: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一般在20到25年左右,但随着光伏组件产品的快速
更迭,目前安装的第一批太阳能电池板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需要退役。
晶体硅光伏组件的组成材料包括玻璃(65%~75%)、铝材(10%~15%)、塑料(EVA或POE
等)(10%)、硅(3%~5%)、铜(1.5%)、银(0.3%)以及其他,其中超过90%的组件材料可
以回收。基于对于回收容量的预测,到退役密集期的2030年,通过光伏组件回收技术可获
取的原材料累计价值达76.83亿元,截止到2040年,累计可回收价值高达1.1千亿元。
处理废弃光伏组件的方法中无论是焚烧掩埋还是粉碎掩埋,都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并且还会有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因此,只有最大限度的对其进行回收和再利用方能利用
好其中纯度仍然很高的原材料,才能在减少污染的情况下实现其商业价值的最大化。随着户
用光伏系统的普遍应用,产品的安全性能也引起广泛关注,使用回收再利用原材料生产的光
伏组件亟需相应测试验证标准以保证产品质量。
1.2主要工作过程
(1)标准预研阶段
2019年4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英文简称CQC)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晶硅光
伏组件回收再利用环节的测试标准与认证》。课题组通过调研国内晶硅光伏组件物理法回收
示范线和化学法回收示范线,分析晶硅光伏组件在回收处理过程产生的原材料,研究分析使
用回收再利用原材料生产光伏组件的测试标准。
2019年7月,CQC组织课题组重要成员,对国内晶硅光伏组件回收产品运行情况进行实
地调研,并通过各个渠道收集经过回收处理的光伏原材料。
2019年11月,CQC邀请行业内主要第三方测试实验室,针对已收集的回收光伏原材料,
进行测试方案分析讨论。同时也通过光伏组件制造商使用回收光伏原材料,生产小型晶硅光
伏组件。
2020年3月,对回收光伏原材料和小型晶硅光伏组件开始进行定制化测试分析。
(2)标准制定阶段:
2020年5月,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牵头,成立了《回收再利用光伏组件测试要求》团
体标准编制工作组。工作组讨论后一致认为,我国光伏组件回收处理处于起步阶段,为了确
保我国光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有必要根据国内现有回收示线,深入研究光伏组件回收及检
测技术,编制适用于我国的光伏组件回收再利用试验方法,建立严谨、科学的光伏组件质量
监控办法,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022年3月,CQC完成本项目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并上报上海市太阳能学会。
1.3标准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上海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常州亿晶光电科
技有限公司、中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泰州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中认南信(江苏)检
测技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