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程标准与学习目标课程标准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1、史料实证:了解戊戌维新变法的背景和内容,运用史料分析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特点和历史意义。2、唯物史观:结合时代背景,了解义和团运动,辩证的认识义和团运动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并认识义和团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3、时空观念: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认识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列强侵华方式的不断变化加深。4、家国情怀:认识为挽救民族危机,中国各阶层有识之士不断进行探索、抗争,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学习目标

瓜分中国的狂潮甲午国殇引发民族觉醒面对危亡,中国该如何何去何从?马关条约签订场景

一、戊戌维新运动

思考阅读课文P2--4,自主思考以下问题:1.结合序言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阶级、思想方面探讨戊戌变法的背景2.结合历史纵横和材料探讨康有为为什么要借助“孔子”进行改革?3.简要叙述戊戌维新运动的过程4.依据材料和学思之窗,如何评价戊戌维新运动?5.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探讨戊戌维新运动为什么会失败?

1.背景①结合序言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阶级、思想方面探讨戊戌变法的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场景政治上: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加深

经济上: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为维新思想的传播提供了物质基础。阶级上: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登上了历史舞台。

①康有为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变法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②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上:康有为、梁启超积极宣传维新思想。

2.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及特点②结合历史纵横和材料探讨康有为为什么要借助“孔子”进行改革?维新派提出怎样的救亡主张?反映出康有为思想的什么特点?

材料一“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康有为材料二“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康有为原因:(1)减少变法的阻力;(2)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3)守旧势力强大。主张:立宪法、开国会,三权鼎立,实行君主立宪制特点:托古改制,即把宣传西方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3.戊戌维新运动过程③简要叙述戊戌维新运动的过程1895年“公车上书”01序幕02开端03高潮04失败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戊戌政变百日维新戊戌六君子;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戊戌六君子”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光绪帝先后颁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举人上书,使维新思想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4.评价④依据材料和学思之窗,如何评价戊戌维新运动?材料二: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一:人们的思想认识在戊戌维新运动的启蒙下跨出了一步,又从这个运动的失败中再向前跨出一步。在黑暗的旧中国摸索的爱国者们,正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出来的。——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清德宗实录》卷418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乙巳政治上,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经济上,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上,推动新思想的传播。(西方启蒙思想)积极:

局限: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没有真正突破“中体西用”的藩篱,特别是没有触及封建专制制度,难以在根本问题上进行变革。

4、失败原因【合作探究】结合下列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探讨戊戌维新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材料一维新志土们大多是青年士人,为国家民族之救亡图存大业挺身而出,以天下为己任,但却未能走入民间获得众的支持和力量,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援。它是一场准备很不充分的政治运动。——王先明《中国近代史》脱离群众,缺乏社会基础

材料二百日维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h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