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
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
定陶县中医医院
护理部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外寒内饮证:受凉后出现头痛、
身痛,发热畏寒,咳嗽,气急,喉中
痰声漉漉,痰色白清稀,胸闷气憋。
舌质淡,苔薄白,脉滑或弦紧。
(二)风热犯肺证:发热,恶风或恶
热,头痛、肢体酸痛,咳嗽咽痛,气
急,痰黄质稠。舌质红,苔薄白或黄,
脉滑或脉浮数。
•(三)痰浊雍肺证:咳嗽喘息,咯唾
痰涎,量多色灰白,心胸憋闷,气短,
不得平卧,脘痞纳少。苔白腻,脉弦
滑。
•(四)肺气郁闭证:常因情志刺激而
诱发,发时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
胸闷,咽中如窒,但喉中痰鸣不甚,
或无痰声。平素多忧思抑郁,失眠、
心悸。苔薄,脉弦。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咳嗽咳痰
•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温
度保持在18~22℃,湿度控制在
50%~60%。减少环境的不良刺激,避
免寒冷或干燥空气、烟尘、花粉及刺
激性气体等。
•2.使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咳嗽胸闷者取
半卧位或半坐卧位,持续性咳嗽时,
可频饮温开水,以减轻咽喉部的刺激。
•3.每日清洁口腔2次,保持口腔卫生,
有助于预防口腔感染、增进食欲。
•4.密切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
间、规律以及咳痰的颜色、性状、量
及气味,有无喘促、发绀等伴随症状。
•5.加强气道湿化,痰液粘稠时多饮水,
在心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每天饮水
1500ml以上,必要时遵医嘱行雾化吸
入,痰液粘稠无力咳出者可行机械吸
痰。
•6.协助翻身拍背,指导患者掌握有效咳
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
•7.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及时送检。
•8.遵医嘱给予止咳、祛痰药物,用药期
间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9.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遵医嘱耳穴
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
选择肺、气管、神门、皮质下等穴位。
•10.穴位贴敷:遵医嘱穴位贴敷,三伏
天时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肺俞、膏
盲、定喘、天突等穴位。
•11.拔火罐:遵医嘱拔罐疗法,根据病
情需要,可选择肺俞、膏盲、定喘、
脾俞、肾俞等穴位。
•1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
避免油腻、辛辣刺激及海腥发物。可
适当食用化痰止咳的食疗方,如杏仁、
梨、陈皮粥等。
(二)喘息气短
•1.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流通、温
湿度适宜,避免灰尘、刺激性气味。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遵医嘱给予
吸氧,一般给予鼻导管、低流量、低
浓度持续给氧,1~2L/分钟,可根据血
气分析结果调整吸氧的方式和浓度,
以免引起二氧化碳潴留,氧疗时间每
天不少于15小时。
•3.根据喘息气短的程度及伴随症状,取
适宜体位,如高枕卧位、半卧位或端
坐位,必要时安置床上桌,以利患者
休息;鼓励患者缓慢深呼吸,以减缓
呼吸困难。
•4.密切观察患者喘息气短的程度、持续
时间及有无短期内突然加重的征象,
评价缺氧的程度。观察有无皮肤红润、
温暖多汗、球结膜充血、搏动性头痛
等二氧化碳潴留的表现。
•5.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常用的
锻炼方式有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
•6.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遵医嘱耳穴
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
可选择交感、心、胸、肺、皮质下等
穴位。
•7.穴位按摩:遵医嘱穴位按摩,根据病
情需要,可选择列缺、内关、气海、
足三里等穴位。
•8.艾灸疗法:遵医嘱艾灸疗法,根据病
情需要,可选择大椎、肺俞、命门、
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
•9.指导患者进食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
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忌食辛辣、
煎炸之品。
(三)发热
•1.保持病室整洁、安静,空气清新流通,
温湿度适宜。
•2.体温37.5℃以上者,每6小时测体温、
脉搏、呼吸1次,体温39.0℃以上者,
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
遵医嘱执行。
•3.采用温水擦浴、冰袋等物理降温措施,
患者汗出时,及时协助擦拭和更换衣
服、被服,避免汗出当风。
•4.做好口腔护理,鼓励患者经常漱口,
可用金银花液等漱口,每日饮水
≥2000ml。
•5.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为原则。
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进食清热生津
之品,如:苦瓜、冬瓜、绿豆、荸荠
等,忌煎炸、肥腻、辛辣之品。
•6.遵医嘱使用发汗解表药时,密切观察
体温变化及汗出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
应。
•7.刮痧疗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