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智能交通系统.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借助车载设备和路侧设备检测行驶环境变化帮助驾驶员控制车辆,即是智能汽车的研究与应用。主要功能:道路障碍自动识别,自动报警,自动转向,自动制动,自动保持安全距离和车速以及巡航控制功能。效益:增强公路通行能力,减少道路阻塞,缩短行车时间,降低事故率,提高行车安全,降低行车成本,提高行车效率,降低废气排放量减轻环境污染。五、车辆控制系统VCS3.控制系统结构行驶控制方向辅助行驶控制速度航向信息显示驾驶转换传动装置油门、刹车转向信息处理、交通、环境、车距、道路同轴电缆磁性标记电子数字地图天线摄像磁性传感器车间距扫描车辆行驶状传感器轮速、振动、油门加速度、制动力日本的先进安全汽车ASV(以安全技术为中心,谋求汽车智能化的国家项目)事故预警技术:危险状态报警,提高可视性,环境信息,减轻驾员负担。事故规避技术:提高运动控制性能,危险状态规避,环境引发事故规避。自动驾驶技术:自律型自动驾驶技术,新设施下自动驾驶系统。冲击安全技术:冲击吸收、司乘人员保护,减轻步行者被害。防止灾害技术:紧急门锁解除,减小二次冲击,火灾扑灭,自动通报。汽车底盘技术:数字速度变化记录,车辆识别卡,GPS定位,高龄疲劳对应。0102GPS的发展60年代美国的“子午卫星系统”用于海军导航。古代导航是星历导航,即通过观察天空星座位置变化来确定自己位置。中国指南针的发明也一直为人们所用。19世纪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为卫星电子导航打下基础。70年代有了全球卫星导航,由18个卫星组成。80年代建成了GPS由24个卫星组成,全球任何地点可同时观测到4个卫星,可实现实时定位。美国从73年到93年用了近二十年,耗资300亿美元完成。一、GPS定位3.GPS导航及车载设备GPS首要目的是军用,民用为副产品,设计两种服务:

P码:军用,基频10.23Mz。

C/A码:民间用户,1.023Mz。GPS的组成空间卫星部分:互成60°的6个椭圆轨道上,各布4个卫星。地面控制部分:向卫星提供要广播的星历。用户接收机部分:供用户使用。GPS为高轨测距体制:以观测站至GPS卫星间距离做为基本观测量,可采用两种观测方法。测卫星发射的信号到达接收机的时间(数据处理简单)。测接收到载波信号与接收机产生的参考信号之间相位差。4.GPS定位的基本原理单点定位—独立确定待定点在地心坐标中的绝对位置,只需一台接收机,但定位精度低。差分定位—地面已知点上设一接收机作为基准点,与所有待测点的接收机进行同步观测,基准点求出的定位坐标改正数(用定位差分法或伪距差分法求得)实时传给相关用户(待测接收机),从而提高定位结果的精度(可达10m水平定位误差)。⑵在导航和动态定位时定位方式:卫星GPS差分基准站卫星卫星卫星差分定位差分改正数5.GPS差分站的组成①硬件部分由差分无线,基准GPS接收机,基准站PC机(RS232/485)电平转换模块、直流电源和UPS组成。其系统连接如下图所示。差分GPS天线基准GPS接收处直流电源基准站PC机UPS电平转换用户用户差分站GPS天线是抗干扰的高增益天线,安装于无遮挡的高处,基准GPS接收机是差分站的核心组成,其功能是将天线接收信号放大处理并进行转换生成差分改正数,直流电源和UPS可提供标准电源,电平转换模块可延长信号传输距离。软件功能GPS差分基准站软件功能表现在能实时读取GPS接收机数据,提供并显示差分站的运行状态;读取标准格式的差分数据,并解算接收机监测卫星的数目和差分信息长率;时实判断GPS接收机工作状态,异常时提供报警。智能交通系统GPS导航和美国1990年—1997年12.9亿美元01欧洲1984年—1998年280亿欧元02日本1996年—1997年161亿日元03发起于20世纪90年代,并迅速发展,用于研究开发投入很大。1ITS的发展及基础技术利用信息技术,综合人、车、路,系统地管理交通。美国ITS效益分析(鼓励公私合作)1交通阻塞降低25-40%2每年减少交通死亡万人以上,减少交通事故600亿次。3减少能源消耗和大气污染。4相关产品的市场效益200亿美元/年。5一、ITS目的效益日本政府国策30年目标:严重交通事故↓50%降低油耗和CO2排量15%减少NO2排放在空气中含量30%消除交通阻塞欧洲目标:

2000年交通死亡事故减少50%,

降低交通对环境的污染。投资/收益分析阶段投资(兆元)收益(兆元)收益/投资1995-20001.01.21.22001-200

文档评论(0)

135****17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