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复习 第3部分 侧重“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古代诗文阅读1_7简答题.ppt

高考语文复习 第3部分 侧重“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古代诗文阅读1_7简答题.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B.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C.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D.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解析】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答案】A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刺史:汉武帝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后来职权逐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B.受诏:指奉皇帝的命令。“诏”,是天子给臣属下达命令的一种文体,有手诏、遗诏等。C.诣阙:指奔赴朝廷。“诣”是“至、前往”的意思,“阙”本义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后可借指朝廷。D.持节:“节”也叫符节,古代使臣奉皇帝命令出使外国,执此以为凭证或信物。【解析】未必是“出使外国”。【答案】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德深体恤民情,深受百姓爱戴。辽东作战时期,朝廷向各方征税,只有贵乡县百姓不用竭尽全力就完成了朝廷的要求,百姓没有受到惊扰,对他感念至深。B.魏德深管理有方,下属尽心竭力。修造城池期间,他约束负责的官员为避免使百姓劳苦,要求在建造上无须超过别的县,官员都竭心尽力,是各县中最好的。C.魏德深声名远扬,奸邪之人震恐。他任职馆陶县后,员外郎赵君实因曾与郡丞元宝藏相勾结而心生恐惧,呆在家中不敢出门;四处逃窜的人也纷纷回家了。D.魏德深才能卓著,遭到宝藏嫉妒。他率领武阳籍士兵赴东都,元宝藏却凭借武阳归顺李密,想借军士的恋家情绪使魏德深军队溃散,但士兵们都不忍离开。【解析】原文“自德深至县……逃窜之徒,归来如

市”,“逃窜之徒”指的是逃犯,“归来如市”是指这些潜逃在外的犯人因受到魏德深的影响,纷纷前来自首。【答案】C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邻城营造,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汝必欲归,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邻近的县城修造器械,官吏们交替监督责

令,日夜喧闹,但还是完成不了。(2)你们如果想归附他,谁能制止你们?为什么要这样折磨自己呢!根据以上“读书为文”的信息,用精练的语言分条概括出即可。【答案】读书不为功名,乐此不疲;于书无所不读,尤精《文选》;诗文无所不能,直追汉唐;戏曲创演结合,超过元人。【参考译文】汤公因为喜爱南京的山水,求得南京太常博士的职务。到了就闭门不出,绝不靠半点名气达到升官的目的。备书万

卷,像书虫一样酷爱读书。经常到了半夜,读书声还琅琅不停。家人笑话他:“老博士还用得着读书吗?”他说:“我读我的书,不问是不是博士。”不久以太常博士的身份转任南京祠部郎。部里虽然没有什么事,但是汤公任职认真谨

慎,他认为北京南京两个政府任用亲信而堵塞了进谏的渠

道,就上书直言这件事,被贬谪为广东徐闻县尉。过了很长时间,转任遂昌县令。又因为矿税的事情有很多谬误,和计吏一起到京的那天,就向吏部请求辞职。虽然主爵挽留他,典选挽留他,御史大夫挽留他,但是汤公一腔浩然正气坚持离开,朝廷的官职最终也不能留下他。汤公住在家里,自中丞惠文、郡国守令以下,官员的仪仗往往充满巷子,但汤公经常不迎接。即使有时事,若不是引发公愤汤公不谈论。人们劝他为他人办事说情,他说:“我不能拿自己的脸面言辞来换取钱财,我要为我不知道的后人考虑。”指着床上的书给人看,说:“有这些书就不穷了。”汤公对书没有不读的,尤其致力研究《文选》一书,到了合上书背诵不错一个字的程度。对于诗文他没有不比较斟酌的,尤其精通西京、六朝、李白、杜甫的文体。汤公在他的空余时间写传奇,像《紫箫》《还魂》等剧目,实在是超过元代其他作家。每谱成一首曲子,让侍从当场歌唱,自己唱和,声音震动辽阔的天空。懂行的人说他是神仙中人。角度二探寻事件原因原因与结果是无法割裂开的。任何事物只要存在,就有它存在的原因。原因是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件事情发生的条件。就文言文中某一现象或结果要求考生结合选文追溯原因,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文言文,考生备考时应加以重视。[边练边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恺怿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知识就是力量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