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调研》高考政治(新课标)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三(1).ppt

《高考调研》高考政治(新课标)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三(1).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课标要求·考纲研析;知识梳理·自主预习

考点梳理;2.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

(1)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传统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

①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②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考点2)

1.正确态度

(1)要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坚持全面的观点:①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②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2)要发展: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1)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2)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三、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考点3)

1.主要因素: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教育。;2.教育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2)教育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①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选择、传递)。

②教育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

③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四、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考点4)

1.二者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2.正确处理二者关系

(1)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

(2)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网络构建;专家伴读

1.连线区分传统文化的继承性。;2.始于春秋时期的清明节至今已经有2500???的历史了。扫墓是最早的清明祭拜的形式,这种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逐渐演变为更多的形式。今年清明节,献花、植树、朗诵、折纸船、网上祭奠等文明祭奠形式成为很多地方人们寄托哀思的方式。;(1)材料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哪些特征?;(2)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3.判一判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

(2)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是根本性的。 (×)

(3)文化传承就是文化继承。 (×);4.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国家之所以重视教育,是因为A

A.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B.教育是我国当前的中心任务

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唯一途径

D.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5.辨析:对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社会聚焦·课堂探究

社会聚焦

传统文化进课堂;2012年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正式发布。该套教材不仅选取了《弟子规》《声律启蒙》《论语》《孙子兵法》《道德经》等国学经典,同时还加入了《中国传统历法与节日》《中国茶文化》《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欣赏》《中国传统音乐欣赏》等中华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与艺术的精粹内容。;此套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教材当中不但有被公认的,常被口头传诵的名篇,还有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常识的内容,比如,书法、瓷器、中医与儿童保健、农历节假日、中华曲艺等。

时下,国学热在各地方兴未艾,诵读经典在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而此套教材的发行,更是开启了一条传统文化进课堂的新路。也有助于广大学生系统地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能帮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探究

1.传统文化进课堂,就是要从小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就是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那么,应如何认识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作用?;【提示】(1)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

(2)传统文化的作用: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传统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2.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需要我们正确甄别和对待。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考向预测

传统文化包括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0****18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