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试卷类型:A
梅州市高三总复习质检试卷(2025.2)
历史
本试卷共6页,共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县(市、区)、学校、班级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距今约4300-4000年的陶寺遗址中,有随葬品十分丰富的大型墓葬,有一种具有防御功能和礼仪作用的“阙楼”式门址、书写在扁壶上的朱砂符号,还有我国迄今已知最早的观象台和中原地区最早的龙图腾等。这些考古发现说明陶寺遗址
A.形成了完备的公共权力B.已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
C.农耕文明呈现多元一体D.开始进入到新石器时代
2.西汉初期的政治地理结构呈“东西对立”态势(见图1),而西汉中后期的政治地理结构却呈明显的圈层结构(见图2)。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政治中心的东移趋势B.边患问题的解决
C.中央集权的日益强化D.治国思想的变化
高三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
3.在五代十国政治场域中,汉唐统治的嘉谋善政不断地被讲述和效法,在政治宣传和政权合法性构建中,统治者追溯汉唐帝王或名臣为远祖。该现象表明
A.五代君臣推崇法古改制B.五代君臣依靠历史经验施政
C.汉唐故事是大一统基石D.汉唐故事利于强化君主权威
4.宋朝刘挚评论王安石变法说:“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他认为这次变法
A.加强了国家对军事和商业的控制B.牵涉范围过广力度过大
C.有助于改变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D.触犯了官僚集团的利益
5.史料记载:“元之有酒醋课……为国赋之一焉,利之所入也厚矣。”酒课,“腹里”(注:指中书省直辖地区)五万六千二百四十三锭,江浙行省一十九万六千六百五十四锭;醋课,“腹里”三千五百七十六锭,江浙行省一万一千八百七十锭。这反映出元朝
A.南北方税收名目的不同B.江南商业具有明显优势
C.行省财政权力持续扩张D.酒课成为朝廷税收大宗
6.下表内容是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和使用通货情况。材料表明
时间
契约张数
使用通货类别和数量
洪武至宣德年间
42
宝钞27,布12,稻谷2,银1
正统至天顺年间
57
布31,稻谷3,银33
成化至弘治年间
46
银46
A.商品经济严重冲击农业生产B.纸币已完全退出流通领域
C.白银逐渐成为基本支付手段D.土地所有权转移十分频繁
7.1877年至1883年间,在上海资本市场上以官督商办名义募集商股的中小矿业公司至少有16家。上海《字林沪报》在报道1882年上海的资本市场时说,凡开矿公司如荆门、徐州等处,“一经禀准招商集股,无不争先恐后,数十万巨款,一旦可齐”。上述现象说明
A.新的投资方向逐渐得到认可B.民族资本主义有较快发展
C.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D.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8.1905—1911年,清廷共举行七次留学毕业生考试,总计约1400人合格,合格者被授予举人、进士出身,其中留日学生占90%以上。有近千人被授予官职,大部分被分派入中央新设的学部、外务部、民政部、法部、农工商部等任职。由此可见,清末留学毕业生选官
高三历史试卷第2页共6页
A.借鉴了日本的文官考试制度B.标志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
C.满足了政府机构改革的需要D.体现新旧杂陈的时代特征
9.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中期,淮北抗日根据地运用“无声的文字”和“有声的表演”等方式控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