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先秦的中国哲学专题课易学的人文智慧与科技进步HumanisticWisdomofYixueandScienceandTechnologyAdvance詹石窗教授了解易学的基本符号框架发掘易学体系中的人文智慧考察易学人文智慧与科技文化的关系教学目的目录一、易学的由来与人文特质二、易学人文智慧的主要内涵三、易学人文智慧与科技发展前言:从破案说起(南.坎)晋朝官吏苻融根据董丰之梦破案,其中有卦理。凶手冯昌。(北.离)一、“易学”的由来
与人文特质“易学”的由来与名义1“人文”与“人文教化”2易学符号之创始人文初祖伏羲创立的八卦:乾、坤、坎、离、震、巽、艮、兑、先天八卦方位左旋:01乾一、兑二、02离三、震四;03右旋:04巽五、坎六、05艮七、坤八、06易合日月,为阴阳变化之总名。01易学基本原则是变易、简易、不易。02古易有三:连山、归藏、周易--它们体现了不同时代的思想旨趣。03易学的基本法象一阴一阳应该从人体生殖寻找原因。04易学的名义与要则日月阴阳男女之趣蛇为女性象征;鸟为男性象征;这种象征精神可以追索到母系氏族时代。人文意识的觉醒《周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知识”简单讲就是文史哲。道家人文思想老子是道家理论奠基人,他的“为学”与“为道”说体现了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的辩证关系。儒家人文思想孔子是儒家学派奠基人,他发展《易经》的“圣功”,体现了另一种人文精神的境界。人文教化的地位人文是管灵魂、管德育的精神境界。人文精神关系民族存亡。人文智慧是科学创造力的源泉。易学人文智慧的主要内涵江泽民于1997年访问美国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他说:01早在公元前二千五百年,中国人就开始了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活动,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021.天人相应,保合太和2.阴阳五行,系统思维“阴阳”是《周易》人文智慧总纲。该书以“阴阳”统“五行”。所谓“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五行在五方空间中的排列即体现了阴阳的对应。因为东西南北就是阴阳在方位上的表现。传统阴阳五行的系统思维无非是表征一种“生机”,即寻求生生不息的活水源头。3.进德修业,自强不息我们的先哲通过观察宇宙万物的变动不居,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变革创新、努力奋斗的精神力量。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结果。01“警戒”的观念在《周易》中几乎处处可见。警戒畏惧的目的就在于让人有所止。《彖传》所谓“文明以止”,表明传统人文智慧是要告诫人们遵循规范。02《周易》不仅强调“止”,而且蕴涵着“内圣外王”的理念。4.警戒明止,内圣外王《周易》最基本的人文智慧是根据时空的变化而采取符合客观实际的措施,这叫做“与时偕行”。01三国虞翻有“与巽俱进”的说法,“巽”代表风,就是要顺风而行。025.与时偕行,发展创新三、易学人文智慧
与科技发展(古代人文与科技的相互作用)1.易学人文智慧
与传统天文历算首先,我要说的是《周易》人文智慧的背后具有传统天文知识与历算基础。为了便于理解,我还是从“自强不息”说起吧。其次,《周易》的人文智慧反过来激发了后来天文学家积极地进行探索,从先秦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到汉代以来的一大批天文历法学家都在《周易》人文智慧的启迪下发明创造。二十八星宿青龙白虎朱雀玄武2.易学人文智慧
与传统风水建筑学正如在天文历算领域一样,易学的人文智慧对于传统的风水建筑也有重要影响。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红楼梦》的大观园为例来加以说明。其作者“老明公山子野”这个名称有深刻含义。壹贰S127287a171871215259813332021NEW162223142421141026293031321南大门 2议事庭3沁芳亭4潇湘馆5稻香村 6紫菱洲7暖香坞 7a蓼风轩8藕香榭9芦雪庵10花溆11嘉荫堂12凸碧山庄13凹溪晶馆14蜂腰桥15蘅芜院16大观楼17缀锦阁18含芳阁19秋爽斋20荇叶渚21滴翠亭22沁芳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