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注】①屠酤:屠,杀牲;酤,卖酒;这里泛指各种店铺商贩。②韩愈曾写诗述其钓鱼钓不着大鱼,埋怨水太浅,要另觅垂钓佳处,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酤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B.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酤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C.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酤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D.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酤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解析】“步城西”与“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与“屠酤纷然”都是结构相同的对称句,根据这点可断句。正确的标点是: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
揉,屠酤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答案】D【参考译文】己卯年元宵节,我在儋州,有几位老书生来拜访我,
说:“这么好的月夜,先生能不能一起出去游玩?”我高兴地跟随他们去游玩。走出城西门,进入寺庙,走过小巷,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各种店铺商贩很多,回到住处已经三更天了。家中人关门熟睡,已经重新打起了鼾声。我放下拐杖,不禁笑了笑,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问我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但是也笑韩退之(韩愈)钓鱼钓不到,打算到更远的地方去,却不知道(另寻佳处)垂钓,也未必能钓到大鱼。[典例引领](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B.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C.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D.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解析】第一步:四个选项分两组对照上面4个选项,根据相同点多者为一组的分组原则,可将A、B划为一组,C、D划为一组。第二步:两级排除定答案步骤操作演示先排除一组第二组的两个选项在“涣少”与“好侠”中间,都断开作了停顿。通读语句后会发现,“王涣”是“少好侠”的主语,“少”指“年轻的时候”,修饰谓语“好”,“侠”为宾语,“涣少好侠”是“王涣从小喜欢行侠”的意思,语意连贯,中间不能断开。因此二者之间不该有停顿。据此,我们可以排除C、D两项,只剩下A、B两项了。再排除一项第一组的两个选项有两处停顿不同,即A项在“敦”后有停顿,B项在“敦”前和“学”后有停顿。比较两个选项后可知,A项的“晚而改节敦”一句的说法无论从语法还是句意上分析,“改节敦”都讲不通。再者结合下文来看,“儒学”“《尚书》”“律令”都为专用名词,“读”为动词,作“律令”的谓语。从句式结构上看,“敦”“习”应该分别作“儒学”“《尚书》”的谓语,这样就能构成三个句式结构对称一致的句子,所以在“敦”和“习”前应该有停顿,而不应该在“敦”后停顿,即“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至此可以排除A项,答案为B项。【答案】B【参考译文】王涣字稚子,是广汉郪县人。其父王顺,担任安定太
守。王涣年少时喜好行侠仗义,崇尚武力,多次与强悍轻捷的少年交往。后来改变了自己的志向,重视研习儒学,学习《尚书》,诵读法令,大体了解了其主要旨义。他担任太守陈宠的功曹时,敢于决断,即使对豪强大户也绝不留情。解答客观断句题“2步骤”第一步,四个选项分两组四个选项中,有些停顿点是相同的,有些是不同的。根据相同点的多少将四个选项两两分组。第二步,利用排除定答案分析时,可以找到两组中不同的停顿点,重点分析不同点的正误。然后再分析同一组的两项,从不同的停顿点入
手,分析出正确的断句点。排除时,可以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边练边悟]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何真,字邦佐,东莞人。十四年,县人王成、陈仲玉作乱,真赴告元帅府。帅受赂,反捕真。逃居坭冈,举兵攻
成,不克。久之,惠州人王仲刚与叛将黄常据惠。真击走常杀仲刚海寇邵宗愚陷广州真以兵破走之复其城擢广东分省参政寻擢右丞。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真击走常/杀仲刚海寇邵/宗愚陷广州/真以兵破/走之复其城/擢广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语文复习 第2部分 现代文阅读ⅱ 专题2 散文阅读.ppt
- 高考语文复习 第2部分 现代文阅读ⅱ 专题3 现代诗歌阅读.ppt
- 高考语文复习 第3板块 现代文阅读 专题5 微课9 传记:读出传主情怀与人文素养.ppt
- 高考语文复习 第3部分 侧重“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古代诗文阅读1_1文言文整体阅读.ppt
- 高考语文复习 第3部分 侧重“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古代诗文阅读1_2文言基础知识巩固.ppt
- 高考语文复习 第3部分 侧重“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古代诗文阅读1_4古代文化常识.ppt
- 高考语文复习 第3部分 侧重“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古代诗文阅读1_5内容概括与分析.ppt
- 高考语文复习 第3部分 侧重“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古代诗文阅读1_6文言文翻译.ppt
- 高考语文复习 第3部分 侧重“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古代诗文阅读1_7简答题.ppt
- 高考语文复习 第3部分 侧重“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古代诗文阅读2_2熟悉“7大题材”把握解题方向.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