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江二中高2025届2023-2024学年度下期语文试题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Ⅰ519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小题,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黄河从青藏高原出发,途经川、青、廿三省,随后切开重重大山,蓄力北上。紧接着,

从晋陕大峡谷奔涌而出,于河洛一带不断建造冲积平原,这里便是中原。最后,黄河携带着

来自黄土高原的肥沃泥沙倾泻而下,成就了沃野千里的华北大平原。这就是黄河,她与黄土

高原一起“带来”了中华民族最初的家园。

有了大河,并不一定能产生人类及文明。黄河,在当时就为人类起源做足了准备。首

先,黄河本身就是“养料”。黄河上游兰州以上的河段被看作黄河的产水区,这一河段主要

流经青藏高原。这里气温低,蒸发弱,因此降水大多转变成河流径流,黄河便在此段汇聚了

大量的水。而黄河中下游的陕西、河南、山东等地都是用水区,虽然河南、山东的部分支流

也给黄河带来了一些水量,但都是“杯水车薪”,他们每年的用水量远超产水量。在缺水的

北方,黄河如母亲一般“滋养”了大部分的沿线省份,另一个绝佳的条件便是黄河流域的气

候。黄河流经的大部分地区处在北温带,古代气候又比现在温暖,加之黄河流域降水多集中

在夏秋两季,这是全年气温最高、光照最强、作物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多雨与热季有利于作

物生长。此外,黄河下游冲积平原的土壤肥沃、疏松,在这种土壤里,即使是木、石等原始

的工具,也能发挥出媲美青铜甚至铁农具的耕作水平。

当黄河与气候、黄土搭好了舞台,人要作为主角开始登场,接下来他们便会上演序幕:

耕种劳作。这是黄河流域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农业起源,距今七八千年,黄河流域主要

孕育以粟、黍主的旱作农业,而南方则依托长江出现了稻作的萌芽。稻作对水需求量大,古

人控水能力不如现在,因此过去长江流域稻作生产不稳定。与稻作不同,旱作对水需求不大,

适合黄河流域。此外旱作的流程技术更为简单,不需精耕细作。当时,黄河流域的先祖们还

发明了许多适应旱作的工具,有石铲等生产工具、石磨盘等脱粒工具,可见当时原始的粮食

生产加工已经出现。到了距今四五千年的铜石并用时代,黄河流域农业发展趋近成熟,不少

地方还出现了大型磨光石斧等磨制石器。

黄河流域农业的发达为文明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文明的雏形得以诞生。山西的陶

试卷第1页,共10页

寺遗址就是证明。陶寺遗址的耒耜上发现刻有文字符号,这是迄今考古发现最早的汉字。此

外,陶寺遗址已经有了“都城”的雏形,这里的整体布局分不同功能区,如宫殿区、祭祀区、

普通居民区等,意味着当时这里已出现了阶级分化。至此,黄河流域即将开启新的篇章—文

明时代。

在新石器时期,黄河文明并非一枝独秀,长江流域有良渚文化,辽河流域有红山文

化……可谓“满天星斗”,直到夏商周之后,黄河文明才凸显出来,成为“众星捧月”般的

主体文明。可以说,从夏商周到唐宋,黄河流域一直都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而黄河文明会成为中华文明的主体之一,与洪水有很大关系。一方面,4000多年前尧

舜时期世界性的大洪水,导致氏族部落大迁徙,纷纷向黄河中游的高原山丘一带迁移,最终

缔造了黄河中游文明的中心区,另一方面,洪水治理是大工程,需多人团结协作,更需强有

力的组织来协调,在此过程中,逐步产生了凌驾于一般氏族部落的权力机构,可以说,治水

对夏朝的建立甚至是黄河文明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夏朝建立后,都城曾多次迁移,但都集中在今河南、山西中南部的黄河流域,随后,

商取代夏,周取代商,但商周的都城都集中在黄河流域,三朝建都于此,文明代代相袭。三

代文化以“礼制”为主脉,“夏礼”“礼”“周礼”一脉相承,“礼制”文化成为黄河文明

的核心,也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之一。

(摘编自(黄河,为什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材料二:

黄河流经世界上最大、最厚的黄土高原,以及黄土冲积形成的大平原。在文明早期,

的确有它的优势,但随着气候变迁,其缺点也逐渐显现。黄河流域气候整体变干变冷,降水

多在夏秋之际,且集中于中游,加之中游植被破坏严重,土地大片沙化,大而集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百年树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线工作者,省市一线名师,愿意分享优质资源给所有需要的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