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狗包弟教学案例.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6

《小狗包弟》教学案例

李淑洁

《小狗包弟》教学案例

课前准备:

一、印发巴金的《随想录·总序》

二、印发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总序》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感动中国”颁奖词

2005年10月17日,世纪老人巴金离开了他深爱的人间。他静静地躺在他一生最钟爱的玫瑰花丛中,面目安详。灵床正对大门的一侧,工作人员专门布置了一个心形的玫瑰图案。黑色金边挽联下面,是巴金大幅的照片,满头的白发,熟悉的笑容。灵堂里回响的,不是哀乐,而是巴金喜爱的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根据巴金的遗言,他的骨灰将和相濡以沫的妻子萧珊一同撒入东海。

二、介绍《随想录》

?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

《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他在《随想录》中深刻反思;他在《随想录》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随想录》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一步步逐渐深入的独立思考,首先从主张“干预生活”开始。独立思考——把心交给读者——讲真话,它们成了

分析:事实上,巴金在创作著名的“激流三步曲”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充满着战斗热情的封建旧式家庭的叛逆者了。而这种战斗的、改造的、批判的热情一直贯穿了他整个的生命。我们在这里所看到的不是变化,而是统一;不是矛盾,更是和谐。正是因为巴金在现实中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他才痛苦地自责,这种痛苦是不能实现自我的痛苦,是自我人格割裂的痛苦。作者因思考而痛苦,因痛苦而深刻。

?

作者曾经谈到自己的《随想录》时说:我从来不是战士。而且就在《随想录》开始发表的时候,我还在另一本集子的序文中称“文革”为“伟大的革命”。十多年中在全国报刊上,在人们的口头上,“伟大的”桂冠总是和“文革”连在一起,我惶恐地高呼万岁也一直未停。但是在《爝火集》的序里我已经看出那顶纸糊的桂冠不过是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衣”。我的眼睛终于给我拨开了,即使是睡眼朦胧,我也看出那个“伟大的”骗局。于是我下了决心:不再说假话!然后又是:要多说真话!开始我还是在保护自已。为了净化心灵,不让内部留下肮脏的东西,我不得不挖掉心上的垃圾,不使它们污染空气。我没有想到就这样我的笔会变成了扫帚,会变成了弓箭,会变成了解剖刀。要消除垃圾,净化空气,单单对我个人要求严格是不够的,大家都有责任。我们必须弄明白毛病出在哪里,在我身上,也在别人身上那么就挖吧!

我们从这番真诚的表白里也能感受到巴金老人血液里永远不会熄灭的热情之火,在理智的、清醒地反思背后时时奔涌着年轻人的热诚,总之,这是一个既有着日的热烈,又有着月的宁静的人;这是一个既有着年轻人燃烧的热情,又有着老年人深沉的理智的人。他如他敬仰的鲁迅先生,自己“肩扛了沉重的闸门,放他们到光明中去”。这也是巴金老人能成为“二十世纪的良心”,能够感动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教学反思:

《小狗包弟》选自巴金的作品《随想录》,而这部作品是一个伤痕累累的老人面对一个疯狂的、是非颠倒的时代所作的反省。而这个时代对今天的学生来说又是极其隔膜的。因此,要让学生“观一叶而知天下秋”而非“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个“度”的把握就显得犹为重要了。随想录是一煌煌巨作,而文革又是一漫漫长夜。忽略了这些,难以让学生从小狗的悲剧命运的背后,看到人的悲剧和时代的悲剧,课堂不免失之于浅薄。同时,考虑到学生对巴金的“激流三部曲”的了解,应该让学生看到一个作家在成长中的变化和坚守。如,老人对社会和时代的认识是在一步步地走向深刻,而他的改造社会和人性的热情却是始终如一的。因此,本课教师的界入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占有丰富信息(有的教师对文革亦有切身体验)的优势,利用声像创设情境,组织讨论深入探究,合理拓展以使课堂走向深入。

文档评论(0)

songy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