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在议题式教学中以榜样人物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析.docx

在议题式教学中以榜样人物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析.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议题式教学中以榜样人物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析

摘要:榜样人物身上展现的精神品格是激励青少年拼搏进取、健康成长的强大动力。议题式教学是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通过议题式教学,探索以榜样人物实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要做到眼中有榜样,选取典型人物,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口中有榜样,创设真实情境,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心中有榜样,提升关键能力,培育学生的法治观念;脑中有榜样,优化活动设计,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行为学榜样,厚植家国情怀,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榜样人物;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通称“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议题式、体验式、项目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促进感悟与建构”“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正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一脉相承,在初中阶段,教师可以借助议题式教学,发挥榜样人物对学生成长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促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眼中有榜样,选取典型人物,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

新课标将政治性放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的首位。突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政治性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发挥榜样人物的引领作用是实现培根铸魂的应有之义。榜样人物的感人事迹和精神力量对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推动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在选取榜样人物时,应基于教学内容,选择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实现对教材内素材的补充和完善,所选人物要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能够为学生提供正确价值引领。

例如,教学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八课第二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时,教师可选用“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的感人事迹作为材料。黄旭华的人生可以分为三个“三十年”,分别是弃医从船、救国立誓,隐姓埋名、为国铸剑,老骥伏枥、不忘初心。教学时,教师可设置一个总议题:如何汲取榜样的力量,坚持做到国家利益至上?再设计三个子议题:1.从“三个为什么”中,你能读懂黄旭华为什么选择弃医从船吗?2.三十年来,爱家的他为什么没有选择回家?3.他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参加深潜试验,你认为有必要吗?三个子议题分别从强国志、爱国情、报国行三个维度诠释了“国家利益至上”的理念。在子议题1中,教师让学生谈自己的人生理想,帮助他们认识到:确立理想目标时,既要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和能力经验,更需要考虑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子议题2中,教师让学生站在黄旭华的立场思考: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矛盾时,在“忠孝不能两全”的现实冲突中如何做出正确的抉择?在子议题3中,让学生认识到需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爱国”“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堂结尾,教师可以让学生畅想二十年后的自己。因为有了前面的情感做铺垫,有的学生愿意献身国家科技事业,也有的学生愿意在基层工作岗位奉献自己的青春。学生有了这样的担当意识和家国情怀,就能在日后将对祖国的热爱落细、落小、落实。

近些年,国家推出一批批先进模范人物。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眼中有榜样,在全面深入了解榜样人物的基础上,根据课题合理选择,准确找出教学中适切的角度以及其与课堂教学的契合点。

二、口中有榜样,创设真实情境,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情境是议题式教学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围绕中心议题创设真实情境、巧妙设计活动,引领学生在探究情境中分析、解决问题,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将道德规范内化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外化于当代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实践中。

例如,教学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三框“诚实守信”时,教师可以以“构建诚信如皋,你我共同参与”为总议题,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梯度思考,设置以下三个环节:感知诚信(你心目中的诚信如皋是什么样的)、体悟诚信(构建诚信如皋的价值有哪些)和践行诚信(构建诚信如皋,我们该如何行动)。在“感知诚信”环节,要求学生说出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和典型人物,理解诚信的含义,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既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一种法律要求。在“体悟诚信”环节,要求学生结合身边的诚信人物——替夫还债的诚信妻子施建银和“信义小哥”陈伟的事迹体会诚信的价值。教师可设置三个问题:1.如果他们拒绝还钱,会给生活会带来不便吗?2.“信义小哥”陈伟如果选择重新开水果店,你认为能成功吗?3.他们的行为会为如皋的城市形象带来哪些积极影响?第一个问题旨在让学生认识不讲诚信对个人的危害,进而体会到“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第二个问题通过猜想使学生意识到诚信可以给企业带来良好声誉和经济效益,进而理解“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第三个问题想让学生认识到只有人人讲诚信,才能塑造城市形象,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增强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