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冯浩《玉谿生诗笺注》-李商隐研究
内容提要:今所见诗集和文集的笺注本均定型于清代,其中冯浩《玉生诗笺注》是最为详备精审的笺注本。本文叙述《玉生诗笺注》三版本况,分阐明各版本在编订年份、笺解注释与诗歌文字校改方面的变化特征并肯定此书对李商隐其人其诗研究的贡献。
关键词:冯浩;《玉生诗笺注》;版本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生、樊南生,是晚唐富于艺术独创性的诗人,其诗典丽精工、朦胧多义。在清一代研究李商隐的著作中,有两本堪称具有标志性佳作。第一本是朱鹤龄笺注《李义山诗集》,初刊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是李商隐诗集第一个较为完整的笺注本。《四库全书》选用朱本,并予以很高评价,认为其注是以后各家注释的蓝本。朱本在序言中全面论述李商隐其人其诗的基本状况,对李商隐人品进行辩解,指出李诗的寓意深微,是运用知人论世方法研究李诗的典范,朱本澄清摧廓之功不小。第二本是冯浩《玉生诗笺注》,初刊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此书“辨入微,考订精细”,汇集众家笺注评论之长又有所创新,自问世起即“海内风行矣”。
冯浩(1719—1801),字养吾,号孟亭,清浙江桐乡人。乾隆十三年(1748)考中进士,入翰林院。十五年担任国史馆修,参与写《续文献通考》,担当帝系、封建二门又协助成别门,副总裁十分欣赏,称赞说:“君所修无一句不合用者,安得人尽如君耶?”皇帝询问有关兵考之事,但他人所写十数册皆漫录征战、胜负,无一语叙及兵制。冯浩以五个月的时间写完兵制初稿,为总裁所推重,由此见其扎实的史学根基。冯曾巡抚湖南,典试江南,做过御史,后因病归家,以著述自娱,是乾嘉时期的著名学者。著作有《孟亭居士诗稿》四卷,《文稿》五卷,《经进稿》一卷,并有笺注文的集子《玉生诗笺注》三卷和《樊南文集详注》八卷。
冯浩幼年遵长辈教导“初学从玉入手,庶不染油滑粗厉之习”,于商隐诗广有涉猎,但未能理解义山诗歌深意。后来年岁渐长,对诗歌亦渐有体悟,遂执笔写作。冯浩所著《玉生诗笺注》晚出,他在《笺注发凡》中称亲见明清二朝笺注李商隐诗多达二十家,在书中,他引用了前人的部分评笺,现今徐湛园未刊笺本,田兰芳、杨守智、袁彪诸家评本均未见,部分精彩见解赖冯本所引得窥其一斑。
一、《玉生诗笺注》三个版本基本情况
关于冯浩《玉生诗笺注》的版本,叶葱奇认为:“冯浩的《玉生诗详注》有乾隆丁亥、庚子和嘉庆等刊本,差别甚大”。刘学认为:“冯浩《玉生诗笺注》初刊于乾隆二十八年,至乾隆四十五年又加重校订正,……真正的定本是嘉庆元年重校本。”刘也说冯浩的三个本子差别很大。
冯浩《玉生诗笺注》的三个版本是:
(一)癸未本.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初刻本,冯浩自序中云:“大清乾隆癸未春日桐乡冯浩书”。笔者所见为清乾隆三十二年德聚堂重刻本,包括首一卷,诗三卷,共四册。《笺注》取名本自《新唐书·艺文志》所载《玉生诗》三卷,但该书并未传世。冯浩深感李商隐诗集旧本编辑的支离杂乱,分体本的割裂之病,遂将其诗以时间先后厘定为编年诗二卷,为了慎重,不编年诗亦汇为一卷。李商隐总共500余首诗,已有300多首被纳入时间轨道。第一卷以《韩碑》启头,冯浩说:“今以其赋元和时事,煌煌巨篇,实当冕全篇,无嫌少通其例”,以下诸首诗歌依照时间顺序从敬宗宝历元年始延续至武宗会昌六年。第二卷从宣宗大中元年始延续至大中十二年。第三卷为不编年诗。每首诗后有注校和笺。首卷记载有序言、发凡、史文、年谱、赠诗、诗话、目录。
(二)庚子本.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重校本。冯浩自序“大清乾隆癸未春日桐乡冯浩书”下增添一行“乾隆四十五年庚子秋日重校付梓不更序”。冯浩在《重校发凡》(二条)中说到出重校本的原因:“初恐病废,急事开雕。既而检点谬误,渐次修改,积十五六年,多不可计。既欲重镌,通为校改,大半如出两手矣,究未全惬然也。初行之本(指癸未本)无从收回,祈四方学士,见辄为我毁之,或邮寄相易,实叨惠好!”据此可以看出,冯浩对癸未本的不满意,希望藉助庚子本修正定稿。庚子本体例编排依旧癸未本,有首一卷,诗三卷,另有补遗《咏三学山》诗一首。诗三卷各卷后附有玉生诗详注补,庚子本对癸未本诗歌系年的改变甚大,相应的`诗歌笺解亦有所不同。
(三)嘉庆本.清嘉庆元年(1796)本。冯浩在跋中说:“是集元订本四卷,正集三卷,卷首一卷。兹版因照庚子重校本付印,其注释订误之处更校笺注本为详备,故页数增多。今为便利读者起见,特酌分卷首为二卷,正集为六卷,以便阅,幸识者谅之,谨跋。”编年诗第一卷仍以《韩碑》启头,从敬宗宝历元年始延续至文宗开成五年《景阳井》,第二卷从开成五年《咏史》延续至武宗会昌六年《四皓庙》(本为留侯),第三卷从宣宗大中元年始延续至大中四年《骄儿诗》,第四卷从大中四年的《对雪二首》延续至大中十二年,不编年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