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外周静脉植入PICC心律失常原因1:穿刺前,外测量静脉长度不够准确,致使导管末端进入过深,位置到达上腔静脉下端处理:穿刺前准确测量静脉的长度,合理摆放体位;插管后在X线下确定导管尖端的位置,当导管插入过长时可退出少许。外周静脉植入PICC心律失常原因2;既往有心律失常病史处理:穿刺时注意导管的尖端位置。导管置入到锁骨下静脉,无须到达上腔静脉。外周静脉植入PICC穿刺失败穿刺前做好解释工作年龄偏大、血管条件较差、血管不充盈、血管分布畸形的患者,操作前应评估血管条件对肘部静脉显露不良者先予以热敷,以充分暴露血管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技术水平外周静脉植入PICC留置导管期间常见问题的处理与护理外周静脉植入PICC机械性静脉炎原因:1、穿刺针、插管鞘和导管对静脉内膜、静脉瓣的机械性摩檫刺激2、选择的PICC导管型号不适合3、PICC导管材质过硬4、与选择穿刺的静脉有关,如头静脉易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外周静脉植入PICC机械性静脉炎主要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发红、肿胀、发热、疼痛等症状;有时可以出现局部症状。外周静脉植入PICC机械性静脉炎预防1、提高置管人员静脉穿刺的技巧。2、根据静脉血管情况,选择导管的种类和型号3、避免使用带滑石粉的手套直接接触导管4、尽量使用镊子将导管送入静脉外周静脉植入PICC机械性静脉炎处理:若患者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的症状1、适当抬高患肢2、给予湿热敷,每天4次,每次20-40min,3、并经常做握掌/松拳的活动外周静脉植入PICC细菌性静脉炎原因:与操作者未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有关。1、皮肤消毒方法不正确2、消毒范围过小3、穿刺时污染导管4、留置导管期间敷料更换不当5、肝素帽消毒不严或未及时更换外周静脉植入PICC细菌性静脉炎主要表现:1、沿静脉走向红、肿胀、发热、疼痛等症状2、患者常有寒战、高热等不适。外周静脉植入PICC细菌性静脉炎预防与处理:1、操作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2、当患者发生不明原因的寒战、高热时,应预以拔除导管并做细菌培养。3、应用抗生素。外周静脉植入PICC血栓性静脉炎原因:1、导管的型号选择不当2、反复的穿刺损伤血管内膜3、封管技术不佳使血液反流外周静脉植入PICC血栓性静脉炎主要表现:置管侧手臂肿胀,疼痛,皮肤颜色、温度改变外周静脉植入PICC血栓性静脉炎预防与处理:1、提高穿刺水平和封管技术2、鼓励患者适当活动置管侧的肢体3、发生血栓性静脉炎时可给予热敷、理疗、溶栓等处理措施,必要时可拔除PICC导管。外周静脉植入PICC穿刺点感染原因:1、未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2、皮肤消毒方法不正确3、天气炎热患者出汗较多4、敷料潮湿污染未及时更换5、放疗、化疗免疫力低下6、过敏体质外周静脉植入PICC穿刺点感染主要表现1、红肿2、疼痛3、有脓性分泌物4、全身无明显症状。外周静脉植入PICC穿刺点感染预防与处理: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2、按时换药3、敷料污染及时更换4、根据患者的皮肤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5、必要时局部应用抗生素。外周静脉植入PICC导管破损原因:1、导管固定方法2、换药不当3、导管接触尖锐物品4、使用快速高压推注泵5、用10ml以下注射器冲洗堵塞的导管外周静脉植入PICC导管破损主要表现:发生导管破损后,在冲洗导管时会从损坏处渗水外周静脉植入PICC导管破损预防:1、正确固定导管2、不在导管处粘贴胶带3、避免接触尖锐物品4、禁止使用10ml以下的注射器冲洗导管5、禁止在做CT和MIR检查时,使用高压注射泵外周静脉植入PICC导管破损损修复方法为:末端开放式导管一旦发生导管破损可用相应型号的留置针连接,必要时予以拔除导管;三向瓣膜式导管可更换备用连接器修复导管。外周静脉植入PICC导管堵塞原因为:导管弯曲皱折血块堵塞管腔、药物沉积或脂肪乳剂沉积堵塞管腔。未使用正确封管技术导致血液反流,常见于末端开放式导管置管时。采血后未彻底冲管。外周静脉植入PICC导管堵塞主要表现1、无法冲管2、无法抽到回血3、输液速度减慢或停止外周静脉植入PICC导管堵塞预防导管堵塞的方法为:1、采用脉冲式冲管法2、运用正确的封管技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