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0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竹石》。

2.读懂《石灰吟》《竹石》,感受古诗意境,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与志向。

3.引导学生理解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竹石》。

2.读懂《石灰吟》《竹石》,感受古诗意境,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与志向。

难点:理解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马诗》。

2.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李贺的《马诗》,感受了马驰骋疆场的威武雄姿,体会到了诗人立志为国立功的伟大抱负。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外两首古诗《石灰吟》《竹石》,一起来感受诗人借石灰石、竹子表达了怎样的志向。

二、学习《石灰吟》

1.(解诗题)齐读诗题,你知道了什么?吟:吟诵。(作者赞颂石灰。)

2.向学生介绍作者于谦。(课件出示相关的资料)

3.读诗文,明诗意。

(1)请大家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和停顿,带着感情读。(自读,生范读,生齐读)

(2)大家都读得很有感情,那么谁来试着说一说这首诗的大致意思?(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3)请同学们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次朗读这首诗,思考:诗人赞美了石灰的什么品质?(从容、无畏、不怕牺牲、清白。)抒发了自己的什么情感?(诗人以石灰自喻,抒发了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体现石灰品质的诗句是哪两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诗人于谦的一生,可谓历经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的磨难,先是参加科举考试时有状元的文才却被降格至三甲第九十二名,几乎名落孙山。就因为他不肯对主考官溜须拍马。等他当了官,又因为民请命,严惩作奸犯科的权贵,屡次受到排挤打压,甚至险些丢了性命。于谦为官廉政,尽显“两袖清风”。请同学们看一则故事,“两袖清风”成语的由来。(指名读)

4.实践运用:是啊,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表现出“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精神。同学们可以说一说你知道的有哪些吗?(生小组交流)

5.请大家再次齐读这首诗,并尝试着背诵。

三、学习《竹石》

1.课件出示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图,及岁寒三友“松、竹、梅”,这二者都含有竹,竹四季青翠,凌霜傲雪,坚韧不拔,是文人歌颂赞美的对象。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首郑燮的诗《竹石》,来看看在他眼中,竹子是怎样的形象。(板书课题)

2.运用解诗题——知作者——读诗文——明诗意——悟诗情的方法学习《竹石》。

3.四人一小组根据学习目标交流、合作展示。

自学目标:

(1)熟读《竹石》,小组内讨论诗中可以抓住哪些字眼来理解?你认为哪些字词写得最传神?

(2)诗人喜欢竹子吗?他是怎样表达的?

(3)这首诗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诗题:竹石是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②诗人:郑燮,著名画家,画的竹子特别有名,《竹石》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③诗意:岩竹抓住青山一点儿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依然坚韧挺拔。

④诗情: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坚韧不拔的品质。诗人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表现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的意志和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4.古人描写竹子的诗歌有很多,相信大家课外也积累了不少。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比赛说一说你知道的写竹的诗句。

四、比较异同,体会写法

1.请同学们齐读这三首古诗,想一想这三首诗都运用了哪种表达方法?(托物言志)

2.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通过描写一种事物,表现其内在精神,寄托自己的志向和情操。不同点是赞颂的事物不同,诗人借以表达的情感也会有所不同。)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让我们伴着悠扬的乐曲一起来背诵这三首诗,希望同学们学习它们的精神,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

2.搜集运用托物言志这一表达方法的诗歌,用本课学到的方法自学,然后背一背。

板书设计:

古诗三首

托物言志

文档评论(0)

小学教育之窗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小学教育之窗主要提供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教学设计定制服务;还提供小学各学科的教学计划及总结的定制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