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0.6覃爱轩精品课《江上渔者》教学设计.docx

10.6覃爱轩精品课《江上渔者》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础教育精品课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江上渔者》

教科书

书名:统编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2年12月

教学目标

1.读准多音字“没”,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古诗的节奏、韵律,积累并背诵古诗。

2.借助抓取“往来”“但爱”“出没”重点词、想象画面等方式,理解古诗大意,通过对比“吃鱼人”的安乐生活进一步体会“捕鱼者”的艰辛不易。

3.通过资料补充,古诗拓展,深入体会诗人对捕鱼人的关切和同情,初步感知诗在反映社会问题上的作用。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读准多音字“没”,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古诗的节奏、韵律,积累并背诵古诗。

2.借助抓取“往来”“但爱”“出没”重点词、想象画面等方式,理解古诗大意,通过对比“吃鱼人”的安乐生活进一步体会“捕鱼者”的艰辛不易。

教学难点:

1.借助抓取“往来”“但爱”“出没”重点词、想象画面等方式,理解古诗大意,通过对比“吃鱼人”的安乐生活进一步体会“捕鱼者”的艰辛不易。

2.通过资料补充,古诗拓展,深入体会诗人对捕鱼人的关切和同情,初步感知诗在反映社会问题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

【板块一:勾连旧知,释题导入】

1.导入诗题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不仅可以用来赞美景物,说明道理,还可以用来揭露一种社会现象。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五言绝句《江上渔者》(齐读),它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

2.解释诗题

我们曾经在很多古文里见过“者”,它一般表示“……的人”,比如在《守株待兔》中学到过“宋人有耕者”意思是宋国有一个耕地的人。我们还在《学弈》中学到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意思是弈秋是全国下棋最好的人。那么渔者就是——捕鱼的人,诗题的意思就是——在江面上捕鱼的人。同学们能联系旧知理解意思,乃善学者。

3.认识诗人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教师出示: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他关爱百姓,政绩卓著,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造诣,精通诗、词、散文、书法等,世称范文正公。其代表作有词《渔家傲·秋思》、散文《岳阳楼记》、绝句《江上渔者》等。

(3)小结:一个普普通通的捕鱼人,为什么会引起大诗人的注意呢?让我们走进诗歌,去一探究竟。

【设计意图】

勾连旧知,解释诗题,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实现,建立互文见义的系统知识体系,不断提升运用互文手法释义解文的能力,达到融会贯通。

【板块二:朗读古诗,疏通大意】

1.读正确、流利

随机指导“没(mò)”的读音。

2.读出节奏

根据“前二后三”的基本节奏自由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过渡:这首诗言语朴实,形象生动,范仲淹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这首诗的呢?

3.合作学习,疏通大意

合作任务和要求:借助注释、课文插图等方式理解“往来人”“出没”“风波”“但”“君”等字词的意思,并连起来说一说大意。

4.了解创作背景

微课展示:据说,这首《江上渔者》创作于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当时46岁的范仲淹在苏州做官,为治理水患正察看苏常一带的水情。这一日,范仲淹来到江边的一家酒楼饮酒品鱼,正在观赏风景的时候看到江面上一叶小舟在风波里起起落落,联想到渔民打鱼的艰辛和危险,情动辞发,创作了这首言浅意深的五言绝句。

【设计意图】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教学尤其要注重“读”,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让学生在各种形式诵读中、小组合作学习中解决字词难点,初步理解古诗意思,为后续深度学习打下基础。另外,通过微课展示,让学生了解创作背景,帮助了解诗人及其写作意图。

【板块三:聚焦景物,对比悟情】

1.找景物:你在诗中看到哪些景物?请你圈一圈。

??往来人???鲈鱼????一叶舟????风波??(随机板书)?

2.聚焦“往来人”,想象画面,体会吃鱼之快乐

(1)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读着这两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引导想象有哪些“往来人”,他们在干什么、说些什么。)

预设:江边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可能有威风八面的官员,有穿戴华丽的富人,有谈生意的商人……他们在谈笑风生,赞美鲈鱼味美的声音不绝于耳。

这就是诗中所言——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2)鲈鱼到底有多鲜美呢?

微课展示:乾隆皇帝下江南,在松江吃了鲈鱼羹,赞不绝口,称鲈鱼为江南第一名鱼,令松江知府年年进贡。白居易曾赋诗“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油然而生前往苏州品尝鲈鱼的雅兴。元稹赋诗:“莼菜银丝嫩,鲈鱼雪片肥。”可见诗人面对鲈鱼馋涎欲滴,食指大动的兴奋之态。鲈鱼不仅美味还有文化内涵,怪不得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都对这美味的鲈鱼肉趋之若鹜。难怪诗人说——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江岸上的人一边赏着风景,一边吃着最鲜美的鲈鱼

文档评论(0)

小学教育之窗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小学教育之窗主要提供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教学设计定制服务;还提供小学各学科的教学计划及总结的定制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