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课文重点知识梳理.docxVIP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课文重点知识梳理.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八单元:课文重点知识梳理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1.《王戎不取道旁李》讲的是王戎和伙伴玩耍时,发现路旁的李树多子折枝,其他孩子竞走取之,只有王戎不动。告诉我们遇事要多思考其中的道理,不能盲目跟从。

2.王戎是个有主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从“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可以看出他有主见;从“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可以看出他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勤于思考。全文表达了作者对观察仔细、准确推理判断的赞赏之情。

3.《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中,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因是“树在道边而多李,此必苦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事情要仔细观察、善于动脑,并根据相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

4.王戎七岁的时候,和小朋友们一道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说明王戎是一个聪明、善于观察分析,不盲从的小孩

5.《王戎不取道旁李》出自《世说新语》,它是南朝宋出版的图书,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王戎是“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不能盲目跟从。

26《西门豹治邺》

1.战国时期,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县这个地方,西门豹带领群众一起破除了河神娶媳妇的迷信,惩治了官绅和巫婆,并率领百姓兴修水利,从此邺县每年收成都很好。刻画了西门豹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为民作主,为民除害的形象。

2.《西门豹治邮》一文选自《史记·滑稽列传》,主要讲述西门豹来兴修水利到邺县破除迷信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和为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3.课文的写作顺序为:摸清底细→惩治巫婆和官绅→兴修水利。

4.西门豹经过实地调查,找到了邺县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然后一步步地“诱敌深入”,巧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惩治了巫婆和官绅,揭穿了骗局,破除了迷信,教育了百姓,达到了治理邺县的目的。

5.西门豹了解到造成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主要有两条:巫婆和官绅以给河神娶媳妇为借口,谋财害命:二是邺县这个地方,年年闹旱灾。西门豹制服了巫婆和官绅后,发动老百姓开凿渠道,使庄稼得到了灌溉,年年都获得好收成。

6“这样说来,河神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西门豹之所以这样说是为了为了防止计划泄露,打草惊蛇。他早已识破了巫婆、官绅的骗局,准备将计就计。

7.复姓:西门、诸葛、司马、欧阳。

8.从“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可以看出这个地方很穷,为下文西门豹调查贫穷的原因作铺垫

9.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办法好在哪里?

西门豹将计就计,采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策略,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惩治了邪恶势力,教育了百姓。

他的办法妙在:安排周密;不动声色;假戏真做,声东击西;讲究策略,区别对待。

27《故事二则》

1.《扁鹊治病》选自《韩非子·喻老》;《纪昌学射》选自《列子·汤问》。

2.《故事二则》中人物形象鲜明:医术高超的扁鹊,盲目自信、讳疾忌医、固执己见的蔡桓侯,勤学苦练的纪昌,教学有方的飞卫。

3.《扁鹊治病》讲述了蔡桓侯讳疾忌医,最终不治而亡的故事,告诉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由这个故事想到的谚语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4.《扁鹊治病》是寓言,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名医,他三次要给蔡桓侯治病。

5.《扁鹊治病》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对于小病,小的缺点、错误要防微杜渐,及时医治改正,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6.《扁鹊治病》写了扁鹊3次帮蔡桓侯指出病因,劝他赶快医治,但是蔡桓侯坚信自己没有生病,反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耽误了病情,小病变成了大病,最后病死了。

7.扁鹊第一次见到蔡桓侯,扁鹊发现蔡桓侯的病在皮肤,劝他治疗,而蔡桓侯的态度是毫不在意;过了十天告诉他,他的病在皮肉,蔡桓侯听了装作没听见,扁鹊退了出去;十天后,扁鹊告诉他,他的病发展到肠胃,蔡桓侯听了满脸不高兴,扁鹊连忙退了出去;又过了十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侯就_掉头跑了,蔡桓侯很是奇怪,因为蔡桓侯的病深入脊髓,医生无能为力;最后,扁鹊跑到秦国,蔡桓侯病死了。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蔡桓侯的病是由轻到重,最后发展到无药可救的地步,暗含了防微杜渐的道理,从中也可以看出扁鹊具有高超的医术。

8.《纪昌学箭》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人物个性鲜明,好学的纪昌,堪称名师的飞卫,本则寓言故事主要写纪昌在名师飞卫的指导下,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射箭高手的事。

9.《纪昌学射》是通过一个叫纪昌的人向射箭能手飞卫学射箭。飞卫让纪昌先练眼力,纪昌通过眼盯梭子、虱子,使眼力有了很大的进步,最终成为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学习要打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7536222719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