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激荡三十年》读书笔记2000字范文.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激荡三十年》读书笔记2000字范文

单位办了个“阅读人生”的读书活动,说是读一本经典,品一

段人生。手头正翻着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犹豫了一下要不要

换本更切题的,比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出版不过两、三

年的畅销书,能不能称之为经典不由我说了算,也不由封底一串当

下正红的推荐专家说了算。不过,就作者的叙事能力和洞察能力而

言,这确实是本好书,流畅的文字之间既有挡不住的激情澎湃,又

不失细腻、冷静和睿智,以至我常常搞不清自己读的终究是一部企

业史,还是一篇围绕中国企业而作的纪实文学报告。既然是好书,

也就找不到半途而废的理由了。

描绘1978年至xx年的中国企业史不是什么易事,正如吴晓波

书中坦言,“要完成一次跨度长达三十年的宏大叙事毕竟是一次前

所未有的挑战”。不知仅仅为了架构方便,还是有意迎合读者心

理,吴晓波选择了编年体的记述形式。这种形式让亲见这三十年的

读者很难不对号入座,跟着作者的笔端一段又一段回忆当初的经

历。

如果以1978年作为基准,那么我的出生要晚六年,按照吴晓波

的说法是在中国的“公司元年”。那一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那一

年万科、海尔和联想相继诞生,那一年民间最热的词汇是“我们都

下海吧”。可惜,那一年我只是襁褓中的婴儿,除了吃喝什么都不

关心,并且在随后的25年中一直纠结于小农思想,不自觉地与时代

变迁保持着假设即假设离的状态。相信这也是大多数人的生活状

态,面对历史的变迁不太愿意主动表现,因而对历史的感受总有些

模模糊糊和底气缺乏。正如书中提到的曾红极一时的词汇,譬如物

价闯关、南巡讲话、国进民退、顾郎之争等等,背后都有一连串精

彩,然而当我试图用自己的经历去体会这些词汇时却几乎无从下

手,恍惚间一切竟如梦如幻。就这点而言,《激荡三十年》可以算

作临空一鞭,落在我蹉跎而不自知的青春上。

回到历史本身,78年以后中国企业的开展说白了就是国营、民

营、外资企业三股势力的斗争史,至今依然。相比国营企业出身正

统以及外资企业实力强大,民营企业家们除了敏锐的嗅觉和顽强的

斗志之外真的拿不出什么与对手抗衡。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出身草

莽,不无野蛮,性情漂移,坚忍而勇于博取”的群体,令人难以置

信地让自己的企业在体制外壮大,在资源、市场、人才、政策、资

金甚至地理区位都毫无优势的前提下实现了高速成长。这其中自然

有机遇问题,也回避不了原始积累的灰色性,但毋庸置疑的是民营

企业家在开创事业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一往无前的气质,对我们年

轻人的成长更具借鉴意义。我突然想到一个人——史玉柱。和大部

分一样,我向来都把“史玉柱”三个字视作黄金伙伴、脑白金的代

名词,可如今读了书中关于他的故事,看到一个“巨人”闪耀登

场、迅速覆灭、然后顽强重生的过程,看到一个民营企业家绝不言

败的传奇人生,心里竟生出几分敬仰。失败、挫折是人生无可逃避

的课题,对于成功、顺利的向往甚至会加大解题的难度,那么,在

前途单独前行的人生路上,又有几个人能交出史玉柱那样的答卷呢?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撇开中国企业

的详细案例,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意志的变动轨迹对于个人的开展也

是有所启示的。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再到可

持续开展,从无条件保护国营企业到大规模推广国退民进再到国家

坚决垄断命脉行业,从开放沿海城市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再到成功参加世贸组织……一路走来,虽然政策设计常有反复或者

模糊不清的情况,政策效果也常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国家为完

善体制机制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且改革的意志无可阻挡。反观我们

自己,从蹒跚学步对人生作出第一次尝试那刻起,不也是踏上一条

无可回头的成长之路吗,注定要不断地承受考验、不断地走岔走

弯,并为此不断地调整自我、不断地明确目标。其实我们的人生同

样是“摸着石头过河”,就像国家的改革实践那样,经历过诸屡次

激情尝试后才能够把准方向稳步前行。只不过个人对未来的预期无

法与国家相比,所以我们还要懂得“三十岁之前做加法,三十岁之

后做减法”的道理。当我们不再年少青春,不再敢说“大不了从头

再来”这句话时,我们就必须学会理性思考并慎重选择,以对人生

负责任的态度,将有限的精力投到自己认定的事业中去。

阅读《激荡三十年》,无疑是一个百味杂陈的体验过程:亲

切,因为和这段历史有25年的交点;陌生,因为向来处身事外不问

天下;冲动,因为青春的躁动被企业家的故事挑弄起来;遗憾,因为

匆匆走过一个充满机遇的年代。所幸的是,作为一个小人物我至少

没有在改革的跌宕沉浮

文档评论(0)

欢乐峡谷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