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配新插画)
1小数乘法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运用小数乘法解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
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和验算,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小
数)的近似数;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也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
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在解有关小数乘法的简单实际问题过程中,理解估算的意义,
初步形成估算意识,提高解问题的能力V上述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的四则运算、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的编排注意加强与整数乘法的联系,以便引导学生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
小数乘法中来,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和解释算法的过程,
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初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和推理能力。此外,为了培养和提
高学生解实际问题的能力,教科书安排了估算和分段计费的两个例题,让学生在实际
情境中,学会收集信息,选择适合的方法来解问题。
本单元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强化估算意识,
培养估算能力;会求积的近似数,并能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数。难点:积的小数
点位置的确定;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数。
@000
从年龄特点来看,五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好表现的性格特征,抓住学生这一
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
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在四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已经进一步认识
了小数,会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并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具备
了学习本单元新知识的基础。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利用学生熟悉和常见的
十进制计量单位(“元、角、分”“米、分米、厘米”等),让学生了解小数乘法和整数
乘法的联系,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将整数乘法的法则和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为
学生学习小数乘法和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让学生学会发现规律,
掌握算理。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由于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有着十
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应紧紧抓住这种联系,帮助学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同时掌
握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去探究新知的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本单元学习
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而是对算理的理解和表述。因
1
此,教学时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计算过程作出合理的解
释。重点引导学生从积与因数的关系出发,强调转化的思想和方法。
3.组织学生讨论、归纳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在组织学生自主总结小数乘法计算方
法时,要特别突出两点一是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算二是小数
点的处理,也就是利用因数和积的大小关系来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时,
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必须读懂题意,发现有用的信息,并加以整理,也就是阅
读理解题意的能力。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表格、摘录条件或画线段图的方式来理解。第
1课时小数乘整数(1)
A教学内容
教科书P2~3例1、例2,完成教科书P2“做一做”第1、2题和P3“做一做”第
1~3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整数,并能解决相
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认识到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识的
工具C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除教学重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