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PAGE\*Arabic1页,共66页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
9T集装箱叉车举升机构设计
设计(论文)题目来源
横向课题
设计(论文)题目类型
工程设计类
起止时间
设计(论文)依据及研究意义:
空箱堆高机是集装箱运输的关键设备,广泛用于港口、码头、铁路公路中转站及堆场内的集装箱空箱的堆垛和转运,具有堆码层数高、堆垛和搬运速度快、作业效率高、机动灵活、节约场地等特点。目前市场上有起升高度最高达到20m、堆码9层、门架高度13m的空箱堆高机。集装箱堆高机机动灵活,性能可靠,可一机多用,既可做水平运输,又可做堆场堆码、装卸搬运、拆装箱作业,造价低,使用维修方便。
举升机构是空箱堆高机的重要机构,它反映堆高机的起重能力和装卸效率,是决定堆高机作业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堆高机通过举升机构的上下运动实现集装箱的堆码与搬运。堆码高度取决于举升机构的最大起升高度,作业生产率取决于举升机构的起升和下降速度。因此,举升机构的相关参数是决定堆高机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设计(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预期目标:(技术方案、路线)
(1)设计主参数的确定:
具体参数确定:载荷中心距、最大运行速度、最大爬坡度、最小转弯半径、最大起升速度、门架倾角
(2)结构设计
(3)叉车主要部分的强度校核
(4)确定叉车动力功率
(5)设计叉车的传动部分
(6)设计液压系统
三、设计(论文)的研究重点及难点:
由于集装箱叉车装卸作业的对象主要是集装箱,因此,在结构设计上和性能参数上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起升高度按堆码集装箱的层数来确定,并留有一定的工作安全间隙。
2.为了保持良好的操作视线,驾驶室座位应具有调高功能。
3.起重量与各种箱型的总质量相一致。对于仅用货叉工作的叉车,其起重量等于集装箱总质量;对于采用顶部起吊吊具的叉车,其起重量等于集装箱总质量加上吊具质量。
4.载荷中心距取集装箱宽度的1/2。
5.为了便于对准集装箱角件锁孔或者箱底叉槽,货叉架在设计时应考虑侧移功能和在水平面内摆动功能。范围通常设计为:左右侧移在200mm~300mm之间;左右摆动角度在3°~10°之间。
6.为了扩大作业范围,大多数重载集装箱叉车应配备专用吊具。
设计(论文)研究方法及步骤(进度安排):
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
步骤(进度安排):
2017年12月21日至2017年12月28日,指导教师与本小组学生见面,向学生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讲解,布置学生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指导学生制定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
2018年1月2日至2018年1月5日;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撰写情况,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进行指导和修改,
2018年1月15日;学生交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制定设计说明书编写提纲,布置寒假期间工作任务,
2018年3月5日,新学期开始,学生返校,指导学生进行设计计算,编写设计说明书初稿,
2018年3月25日,指导学生开始绘制工程图纸,
2018年4月15日,指导学生完成设计说明书初稿,工程图纸绘制任务完成50%,
2018年5月15日,完成设计说明书,完成工程图纸绘制任务,指导学生准备答辩;
2018年5月30日,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
进行设计(论文)所需条件:
(1)毕业设计过程中,学习和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
(2)独立完成毕业设计工作任务,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3)设计方案合理,争取有一定的创新内容;
(4)设计说明书内容正确,较全面,设计计算正确,
(5)设计图纸质量较高,符合规范,
(6)按时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文献):
[1]闻邦椿.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零部件设计常用基础标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121~136
[2]高梦雄.地下装载机-结构、设计与使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6.233~251
[3]闻邦椿.机械设计手册[M]第6版.第4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17~77
[4]陈裕川.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7~24
[5]靳同红,王胜春.工程机械构造与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233~259
[6]张展.实用机械传动装置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0~24
[7]任嘉卉.公差与配合手册第3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80~87
[8]张展.机械设计通用手册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31~56
[9]朱文坚,黄平,翟敬梅.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第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