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修下教材小说考点汇总梳理.docx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修下教材小说考点汇总梳理.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一轮复习——必修下教材小说考点汇总梳理

《祝福》

一、人物形象

(一)祥林嫂

1.形象特点

勤劳善良:初到鲁镇时,尽管生活艰苦,但她“口角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努力工作,展现出勤劳的品质。

坚韧顽强:经历了夫死、出逃、被卖、再嫁、丧夫失子等一系列悲惨遭遇,却依然努力生存,如在贺老六家时,她“交了好运”,“上头又没有婆婆;男人所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她也安心地生活,体现了顽强的生命力。

迷信愚昧:深受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认为自己再嫁是“有罪”的,柳妈提出捐门槛赎罪后,她便努力攒钱去捐门槛,希望能获得解脱,反映出她思想上的愚昧。

麻木迟钝:在长期的压迫和折磨下,她的精神逐渐麻木。反复讲述阿毛的故事,起初是出于痛苦的倾诉,后来则变成了一种机械的行为,甚至在别人的嘲笑中也没有太多的反应,表现出她对自身苦难的麻木。

2.性格变化及其原因

变化:从最初的勤劳善良、对生活抱有希望,到经历种种打击后变得麻木迟钝、迷信愚昧。

原因

封建礼教的迫害:封建礼教对妇女的种种束缚,如寡妇再嫁被视为不贞,祭祀等活动不许寡妇参与等,使她在社会上处处受到歧视和压迫,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

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周围人对封建迷信的笃信,如柳妈的“捐门槛”之说,让她陷入了更深的精神困境,认为自己的苦难是由于“罪孽”所致。

经济上的贫困与依附性:她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只能依附于封建家庭,在家庭中的地位极低,这使得她无法摆脱被压迫的命运,只能在苦难中挣扎。

(二)“我”

1.形象特点

具有进步思想:对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有一定的认识和批判,如对鲁四老爷的迂腐和封建礼教的虚伪有所反感,对祥林嫂的遭遇表示同情。

矛盾懦弱:虽然同情祥林嫂,但在面对封建礼教的强大势力时,却表现出矛盾和懦弱。在祥林嫂询问灵魂有无时,“我”的回答含糊不清,不敢给予明确的支持或引导,反映出“我”的软弱性。

2.在小说中的作用

线索作用: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串联起祥林嫂的故事,使小说情节更加紧凑。“我”在鲁镇的经历,包括与祥林嫂的多次相遇、对话等,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框架。

增强真实性:通过“我”的视角叙述故事,让读者感觉更加真实可信。“我”的个人感受、思考和困惑等,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仿佛亲身经历了故事中的场景。

深化主题:“我”的矛盾和懦弱,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状态,他们虽然意识到封建礼教的不合理,但却无力改变现状。这从侧面深化了小说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主题,揭示了封建礼教的根深蒂固和社会变革的艰难。

(三)鲁四老爷

1.形象特点

封建礼教的维护者:尊崇旧礼教,是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他书房里的对联“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与他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他对祥林嫂的态度充满了封建礼教的偏见,祥林嫂被婆家绑走时,他说“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话可说呢”,表现出他对封建家长制的认可。

冷漠自私:对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冷漠无情,祥林嫂再次来到鲁镇时,他虽然收留了她,但只是因为她“手脚已没有先前一样灵活,记性也坏得多”,可以做更繁重的活,而当祥林嫂被认为是“不干不净”的人后,他便禁止她参与祭祀等活动,完全不顾及祥林嫂的感受。

2.塑造意义:

鲁四老爷这一形象是封建礼教和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他的存在凸显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黑暗,是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重要社会因素。通过对他的描写,作者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揭示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四)柳妈

1.形象特点

受封建迷信毒害的底层妇女:她自己也是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的受害者,却不自觉地成为了封建礼教的帮凶。她笃信封建迷信,认为祥林嫂的遭遇是因为她的“罪孽”,并向祥林嫂灌输“捐门槛”赎罪的观念。

冷漠麻木:在祥林嫂讲述阿毛的故事时,她不耐烦地打断,没有给予祥林嫂真正的同情和帮助,反而以一种冷漠的态度对待祥林嫂的痛苦。

对情节发展的作用:柳妈的出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她的“捐门槛”建议使祥林嫂陷入了更深的精神折磨。祥林嫂为了捐门槛,拼命做工、省钱,捐门槛后仍不被认可,这一系列情节进一步加剧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使小说的情节更加曲折,矛盾更加尖锐。

二、环境描写

(一)自然环境

1.描写举例与特点分析

小说开头描写鲁镇年终祝福的景象,“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这里的晚云是“灰白色的沉重的”,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爆竹声“钝响”“震耳”,火药香“幽微”,营造出一种沉闷、压抑且带有神秘色彩的氛围。

祥林嫂去世时的雪景描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觉得沉寂”。雪“厚厚的”,整个世界被雪覆盖,显得寂静而冰冷,衬托出祥林嫂死时的凄凉和周围人的冷漠。

2.作用阐述

烘托人物心情:压抑的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h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