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物理-高中物理全部知识点.docx

物理-高中物理全部知识点.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页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梳理:速度公式:v?=vo?+at

速位公式:v2-v2=2as

高三物理高考知识要点第一章匀变速直线运动

位移公式:

推论(平均速度)公式:

★对所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已知三个物理量,就可以用公式进行求解。

二、平均速度:

(定义式,适用于一切运动)

(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包括自由落体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三、加速度:

大小:(定义式,说明a为速度的变化率,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大小:

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与速度变化(△v)方向相同。

(1)a与v关系: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不一定大,甚至加速度可以为0;速度为0的物体,加速度不一定为0。

(2)a与△v关系:速度变化(△v)大的物体,加速度不一定大,因为要考虑到时间。但速度变化(△v)的方向,就是加速度的方向。例如平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在某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方向总是竖直向丰。

(3)速度的增减由a与v的方向共同决定。总之,a与v、△v的大小没有必然关系

四、概念理解

(1)质点:不能说体积很大的物体就不可以看成质点;而很小的物体也不是一定就能看成质点。

(2)参考系: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运动或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包括观察者自己,但不能选择被研究的对象本身为参考系。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对物体运动的描述是不同的。

(3)位移:用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表示,只→跟起点与终点的位置有关。

(4)速度变化有三种情况:

①速度的大小、方向皆发生了变化;

②速度的大小发生变化,但方向没有变化;

③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发生了变化。

★以上三种情况中,物体的加速度都不为0。

(5)判断物体加速还是减速:

a与v符号相同(同向),加速;a与v符号相反(反向),减速。

第2页

(6)自由落体运动的两个条件:a.初速度为0;b.仅受重力作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a=g,方向竖直

向下。但a=g的运动不一定就是自由落体运动。五、纸带或类似问题(如频闪照相)求解:

(1)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若△s=S?-S?=S?-S?=S4-S?=…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加速度的求法:

在处理实验数据时,为了减少误差常使用逐差法,如下:已知S?、S?、S?、S4、Ss、S6六段位移:

已知Si、S?、S3、s4四段位移:

已知si、S?、S3、S4、ss五段位移:

(3)瞬时速度的求法:

(各个量如上图所示,注意:第一个计数点记为0)

六、追及问题的解题步骤:

①根据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匀速或匀变速),分别列出它们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式;

②建立两个追及的物体最初与最末位置的距离方程;

③利用“两个物体速度相等”为它们恰好追上或相距最近的临界条件求解(速度大者减速追赶速度小者);“两个物体速度相等”也是两物体相距最远的临界条件(速度小者加速追赶速度大者)。

七、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几个重要结论

利用右图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几个推论:

(1)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n=1:2:3:….:n

(2)1T内,2T内,3T内….…位移之比为:si:s?:s3…sn=1:22:32:…:n2

(3)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SI:sπsm....SN=1:3:5:...:(2n-1)

(4)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th:t?:13:….:t=1:(√2-1):(√3-√2):…:(Nn-√n-1)

第二章相互作用

一、重力

(1)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2)重力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不能说与支持面垂直)。g大小随物体所在的纬度及高度变化而变化。

第3页

二、弹力

(1)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接触力)②发生弹性形变)

(2)弹簧弹力计算:胡克定律F=kx,x是弹簧的形变量,不是总长。【通常只适合于在弹性限度内,有明显形变的弹簧、橡皮条等物体的弹力计算】。

(3)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或接触曲面的切面,由施力物体指向受力物体)、弹力存在与否的判断(①产生条件②撤物法③状态法④假设法。)

(4)绳和杆的弹力的区别

1

文档评论(0)

专业文案策划杨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提供专业文案策划定制服务,历经十余年的文案策划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