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肿瘤感染患者的治疗.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细菌病原体分布G-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G+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MRSA)、肠球菌(包括VRE)、链球菌属。第23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发生严重感染并发症的风险评估低危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预期在7天内消失无活动性内科合并症同时肝肾功能正常或损害较轻并且稳定不严格符合低危标准的任何患者均应按照高危患者指南进行治疗第24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发生严重感染并发症的风险评估高危患者:符合以下任一项标准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0.1×109/L)或预期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7天有任一种内科合并症,包括: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口腔或胃肠道粘膜炎,吞咽困难消化道症状,包括腹痛、恶性、呕吐或腹泻新发的神经系统或精神状态的改变血管内导管感染,尤其是导管隧道感染新出现的肺部浸润或低氧血症,或有慢性肺部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定义为转氨酶水平>5×正常值、肌酐清除率<30mL/min)第25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初次评估实验室检查全血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血小板计数血浆肌酐浓度尿素氮浓度电解质浓度肝转氨酶浓度总胆红素浓度血培养至少两组血培养中心静脉插管:分别来自导管内和外周静脉无中心静脉插管:来自不同穿刺部位可疑感染部位培养患者体重40kg时,血培养体积应小于总血容量的1%FreifeldAGetal.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11;52(4):e56–e93第26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目的降低细菌感染所致的严重并发症和病死率选择具有杀菌活性、抗假单胞菌活性和良好安全性的药物原则是覆盖可迅速引起严重并发症或威胁其生命的最常见和毒力较强的病原菌,直至获得准确的病原学培养结果第27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美罗培南-西司他丁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单药治疗----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高危患者住院静脉经验性抗菌治疗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第28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29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初始治疗加用万古霉素并不能使发热时间缩短或总病死率明显降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粒缺患者中最常见的血流感染病因,但该类病原菌致病毒力较弱、很少引起病情迅速恶化。过度应用万古霉素还可能导致不必要的不良反应,并可能导致肠球菌属耐药发生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属敏感性下降。不推荐万古霉素(或其他抗需氧G+活性药物)作为标准初始抗菌药物的一部分特定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第30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或有其他严重血流感染证据;影像学确诊的肺炎;在最终鉴定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报告前,血培养为革兰阳性菌;临床疑有严重导管相关感染(例如经导管输液时出现发冷或寒颤以及导管穿刺部位周围蜂窝织炎,导管血培养阳性结果出现时间早于同时抽取的外周血标本);任一部位的皮肤或软组织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或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定植;已预防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且经验性应用头孢他啶治疗时出现严重黏膜炎。需联合使用抗G+菌药物第31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肿瘤感染患者的治疗第1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内容粒缺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肿瘤患者抗感染诊疗策略肿瘤患者感染的特点第2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肿瘤病人感染的特点宿主的易感因素主要的病原学类型肿瘤并发感染的临床特点第3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易感因素恶性肿瘤本身与免疫缺陷有关粒细胞减少(反复多次接受化疗、放疗)生理性局部防御屏障破坏(肿瘤局部浸润、手术切除、创伤性操作,人体正常解剖结构发生变化)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皮质激素)营养衰竭,加重免疫功能障碍第4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原学特点60s,70s:以G-菌(肠杆菌科、铜绿假单胞菌)为主80s—至今:G+菌开始有上升的趋势原因:广泛应用留置静脉导管广泛采用抗G-菌药物预防等耐药菌增多:绿脓杆菌和肠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

文档评论(0)

lanl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