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糖尿病的危害:可危及全身多个脏器。**糖尿病的分型:1型糖尿病(Type1DM):由于自身免疫反应选择性破坏胰岛β细胞(达80%以上),使胰岛素绝对缺乏所致;我国患病率约5%,多在儿童和青少年发病;酮症倾向是其临床特征;需要外源性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ype2DM):胰岛素抵抗或分泌不足所致,是多基因和多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约占总人数90%,可分为非肥胖及肥胖两个亚型;临床上起病缓慢,“三多”症状不明显,无酮症倾向,不易早期诊断;早期可不用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GDM):特指在妊娠期间发生的糖尿病;由于胎盘分泌多种胰岛素抵抗激素,常在中后期出现持续高血糖,常需要胰岛素治疗;与糖尿病女病人妊娠概念不同。妊娠时在妊娠24-28周行50g葡萄糖筛查试验,若服糖后1小时血糖7.8mmol/L(140mg/dL),可除外GDM;反之,需再行100g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1小时、2小时、3小时血糖值不应超过105、190、165、145mg/dL,若有两个点以上超出,可诊断为GDM。分娩6周后经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再作分型。注:血糖浓度1mmol/L=18mg/dL特殊类型糖尿病:指上述3型DM以外的糖尿病,此类总的发病率不高,常有较明确病因,治疗上除了降血糖以外,很重要在于对因治疗。常见的如:1.胰腺疾病:胰腺切除后;胰腺肿瘤或创伤;胰腺炎;血色素沉积症2.内分泌疾病:垂体生长激素过多,如肢端肥大症;肾上腺激素过多,如皮质醇增多症等;甲亢;胰高血糖素瘤3.药物或化学制剂所致:外源性激素如皮质醇过多;噻嗪类利尿剂;β肾上腺能撷抗剂;α-干扰素。**糖尿病的常见危险因素:糖尿病家族史有遗传背景肥胖加重胰岛素抵抗年龄随着年龄增加,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衰退妊娠糖尿病危险因素:除以上外,还有年龄过30岁;有异常产史,如胎死宫内、产巨大儿史(出生体重4Kg)等**2型糖尿病的特点:起病缓慢多在40岁以后发病症状不明显﹐三多一少﹐视物模糊.易疲倦﹑皮肤搔痒等可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饮食控制的注意事项:定时定量定餐,并且一定要与注射胰岛素,服用口服降糖药的时间配合好饮食量,劳动强度,用药量三者间的关系要相对平衡,此消彼长,灵活调节根据个人情况将每日饮食量分多次食用,有利于控制餐后高血糖糖尿病饮食控制应长期坚持,终生坚持**运动调节的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及运动量老年人可以选用运动强度轻的运动方式,最常用的运动方式为散步中青年人应以中等强度的运动方式为主,也可选择运动强度较重的运动方式运动应该循序渐进,运动量应由小到大正确认识运动与体力劳动的关系持之以恒,防止意外伤害**口服降糖药分类: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药物:如优降糖非磺脲类药物:如诺和龙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胰岛素增敏剂:如吡格列酮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口服降糖药适应症: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经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仍不满意者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宜采用胰岛素治疗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性酸中毒合并感染,创伤或大手术妊娠使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满意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至增殖期,糖尿病肾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导致严重腹泻吸收不良综合征急性心梗,脑血管意外等应激状态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显著消瘦的病人**口服降糖药服用时间:第3代磺脲类:格列美脲,早餐前服用,每日一次。双胍类:在餐前、餐中、餐后服用都可以,在餐中服对胃肠道刺激小,不影响药物吸收。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空腹服用,每日一次。诺和龙:进餐服药,不进餐不服药。**口服降糖药物的调整:调整的依据:是否严格饮食控制与运动;是否按时服药;根据监测血糖谱、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调整的时间:1月~2月**作用机制:磺脲类药物与胰岛B细胞膜的药物受体结合,抑制了细胞膜上ATP敏感的K+通道,B细胞内K+浓度生高,细胞膜去极化,开放了细胞膜上电压依赖的Ca2+通道,细胞外的Ca2+顺利进入B细胞,细胞内Ca2+增加,促使胰岛素分泌。此外,磺脲类药物尚可通过活化蛋白激酶C,增强胰岛素介导的肌肉组织摄取葡萄糖,从而改善外周组织和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磺脲类药物治疗适应症:胰腺β细胞仍旧有功能—胰腺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在18岁以后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新诊断的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规律进食不会忘记进餐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且对饮食治疗掌握较好的患者不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双胍类、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