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四首诗。
2.把握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意境,提高分析鉴赏诗词的能力。
3.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情感,领会诗歌主旨。
4.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背诵古诗词。
2.教学难点:结合诗人的生活经历,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赏析诗句的炼字之妙。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激情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抢答游戏,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大家可以举手抢答。
(1)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2)这个朝代最著名的两位诗人是谁?后人合称他们为什么?
(3)除了“大李杜”还有“小李杜”,“小李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
(4)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这条河是在哪个省?在古代它是个怎样的地方?
(5)《玉树后庭花》是一首怎样的诗?
(题目依次出示)
预设:(1)唐朝。
(2)李白和杜甫,后人把他们合称为“大李杜”。
(3)“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
(4)江苏省。秦淮河穿南京城而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
(5)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玉树后庭花》也就成了亡国之音。
师:如今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在这样的情形下又听到此曲,他的心情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牧的《泊秦淮》。
板书课题:(出示课件1)课外古诗词诵读
泊秦淮
一、知识备查,检查预习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看看此诗的作者
预设:(出示课件4)
杜牧(803—853),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有《樊川文集》。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了解一下此诗的写作背景
预设:(出示课件5)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泊秦淮》。
二、初读此诗,整体感知
教师: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预设:(出示课件6)
三、细读此诗,精读细研
教师:同学们,反复朗读诗歌,我们一起疏通一下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出示课件7)
预设1:
(学生朗读此诗,自主翻译此诗)
学生:【译文】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清冷的河水和白沙,(船只)夜晚停泊在靠近秦淮河边的酒家。
学生分析:前两句交代了时间、地点。首句描写了一幅朦胧的水色夜景,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次句点题,以“近酒家”引发思古幽情。
预设2:(出示课件8)
(学生朗读此诗,自主翻译此诗)
学生:【译文】卖唱的歌女不知道亡国的悲和恨,还在对岸的酒楼里唱着《玉树后庭花》。
学生分析:后两句写现实中达官显贵饮酒作乐、荒淫无度的生活,表达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四、深读此诗,合作探究
教师:同学们,“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有何作用?(出示课件9)
(学生朗读诗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首句通过描写“月色”“轻烟”“寒水”“白沙”,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一幅朦胧冷清的秦淮夜景图。
教师补充:朦胧的景色与诗人心中淡淡的哀愁和谐统一,为下文抒情创设了情景,作好了铺垫。
教师:同学们,后两句中诗人仅仅是在斥责商女的“不知”吗?作者意在表达什么?
(出示课件10)
(学生朗读诗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不知”抒发了诗人对“商女”的愤慨,也间接讽刺了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即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学生:“犹唱”二字将历史、现实巧妙地连为一体,伤时之痛,委婉深沉。
教师补充:借古讽今。
五、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此诗的主题
预设:(出示课件11)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借陈后主因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切和深深的忧虑。
贾生
一、知识备查,检查预习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看看此诗的作者
预设:(出示课件13)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有《李义山诗集》。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此诗涉及的人物。
预设:(出示课件14)
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今属河南)人,西汉政论家、文学家。他力主改革弊政,却遭谗言被贬,郁郁不得志。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等。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了解一下此诗的写作背景
预设:(出示课件15)李商隐借吊贾谊来抒发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春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20 外国诗二首 教案.docx
- 2025年春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任务二 搜集与整理 教案.docx
- 2025年春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写作 写出人物特点 教案.docx
- 2025年春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写作 抓住细节 教案.docx
- 2025年春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阅读综合实践 教案.docx
- 2025年春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1.邓稼先.docx
- 2025年春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docx
- 2025年春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3.列夫· 托尔斯泰.docx
- 2025年春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4.孙权劝学.docx
- 2025年春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5.黄河颂.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