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1.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做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李大钊被害的过程,通过细节描写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勤听写,理解运用再入情

1.听写本课词语。

2.学生对照课本,检查改错。

3.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4.默读课文。

二、品词析句探内涵,革命形象入心间

1.品析人物语言,学习“被捕前”。

从语言训练入手,着重引导学生体味李大钊说的两句话。

(1)让学生反复读,在读中品味词语所包含的意思。

(2)提示:抓住词语“坚决”“常”“轻易”“什么时候”,让学生在品词中体会父亲的坚决无私和大无畏精神。

(3)将“我哪能离开呢?”这句话换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2.体味人物神态,学习“被捕时”。

引导学生抓住两句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从中领悟人物的思想感情。

3.体会对比描写手法的反衬作用。

(1)文章“被捕前”“被捕时”两部分内容,采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呢?(对比的描写手法)

(2)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①前后态度的对比:父亲烧文件“我”提出问题时的态度,与父亲平时对“我”耐心的态度作比较,体会到父亲前后态度的不同。

②面对敌人,“我”与父亲的态度对比。“我”是瞪着眼、恐怖……父亲是“不慌不忙”“严峻的态度”。

4.学习方法迁移。

(1)请学生结合前两部分的内容进行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法庭上”“被害后”两部分的内容。

(2)学生交流汇报。

从“乱蓬蓬”看出李大钊遭受了非人的对待,但他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然面色“平静”,“慈祥”一词更是写出了李大钊对亲人那深切的爱。这强烈的对比将他对革命事业的坚贞不屈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展露无遗。

5.写法指导。

(1)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2)教师揭示此种写法为首尾呼应。这样写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被害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三、读读写写意深长,坚贞不屈好榜样

1.学生齐读李大钊墓碑上的评价。

2.师:其实在为革命胜利的斗争中,还有很多像李大钊一样的革命先辈。今天,我们又来到烈士墓前,来深情地缅怀他们。你想对这些烈士们说些什么?

3.课件播放《五月的鲜花》。学生齐读课后“阅读链接”。

4.教师小结: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仆后继。李大钊、叶挺、刘胡兰、董存瑞、飞夺泸定桥的红四军……他们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谱写了壮烈的篇章。课后查找资料,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搜集有关李大钊的故事或者他写的文章。

五、板书设计

文档评论(0)

小学教育之窗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小学教育之窗主要提供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教学设计定制服务;还提供小学各学科的教学计划及总结的定制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