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广东省梅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复习质检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口味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受到生物、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生物因素包括基因、遗传、年龄、性别等内在因素。发展心理学家利恩·伯奇指出,人的口味部分由基因决定,随着人类早期味觉和嗅觉系统的发育,我们在子宫内已经具备了感知口味的能力。羊水和母乳中含有母亲食物的分子,这为婴儿早期口味的形成提供了基础。环境因素指影响口味形成的一系列外在因素,如家庭、伙伴、饮食经验等。尽管口味存在遗传决定的个体差异,但童年时期的饮食经验也能改变先天的口味偏好。父母为儿童早期的饮食体验创造环境,并通过自己的食物选择和喜好进一步影响孩子口味的形成及固化。随着儿童的成长和独立,家庭对其口味的影响逐渐减弱,而伙伴和同龄人的影响等外在因素的作用则逐渐增强。社会因素指的主要是社会文化和地理因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的群体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口味。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中国逐渐形成鲁、川、粤、苏、闽、浙、湘、徽八大菜系。各地的气候差异也造成不同的饮食口味,如北方寒冷,菜肴以浓厚为主;西南地区阴冷潮湿,人们喜食麻辣;江浙一带气候温和,人们则偏爱甜食。人们的饮食口味也与当地的自然资源密切相关,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如西北多烹食牛羊,沿海地区的人则爱吃海鲜。此外,生活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人群,其口味也会受到特定文化影响而有所差异。
口味的形成同样存在关键期效应。大部分伴随我们一生的口味,在童年的早期阶段已初步形成。研究表明,儿童的口味与青春期及成年后的口味存在紧密关联,这进一步证明童年时的饮食经验是终身口味的重要基础,童年是口味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关键期内,人们的口味经历了初步形成、不断发展并逐步固化的过程。儿童的口味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使他们能够接受并喜爱特定饮食环境下的食物。虽然,人在青春期和成年后的口味也可能受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总的来说,成年人的口味更趋于稳定,不易被改变。
(摘编自唐仪、徐杰《口音、口味和身份认同及其内在联系》)
材料二:
现代化的味道是随着现代化进程而变化的。在味道领域,科技改变了人们对味道的认识,也改变了人们对味道的追求。在科学家看来,味觉是一个化学过程,人类品尝的味道是大脑对舌头接触到不同分子的感受。采用科学技术,各种味道都可以进行精确度量,从而实现标准化控制。而且,技术还能研究出最受欢迎的味道,让生产的食品迎合大部分人的口味。
目前的AI技术可以分析和把握味道的感受性和物质性,但仍无法把握其复杂的社会性。因而,AI技术下的味道生产只能以标准化、规模化为原则。这样的现代化生产,让人关于味道的主观感受趋于单一。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面对以AI为代表的智能革命,我们依然坚持:“人的存在是衡量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价值尺度。”现代化再怎么加速发展,其本质也必须是人的现代化。因而,从极具个人化体验的味道出发去反思现代化,不失为一种更加突出人的价值的角度。樊浩提出:“数字技术最大的风险,就是使日常生活的意义在虚拟中退隐并可能最终走向消散。”那么,对味道与现代化的反思,就应该从回归日常生活、寻回日常生活的价值意义开始。
这里所说的日常生活,不是被技术统治的生活,而是回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着传统日常意义的原初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味道的形成与环境(包括人文和自然环境)密不可分。根据传统食物生产的经验,不同地方、不同时期生产的同一种食物,都会形成不同的风味。这种差异性风味的产生是缓慢而复杂的,是在当地的气候、环境、特产,以及当地人长期形成的生活方式、惯习中孕育而成的,并使与之相随的社会文化也产生差异。味道是在特定的情境中生成的,与有关群体、地方有着密切的深层联系,其中深藏着源远流长又丰富多彩的文化意义。
当我们回到传统、回到日常时,地方性差异就凸显出来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一个地方的人存在着类似的味道偏好,这是“环境与身体之间长期的互动和协调而形成的一种味觉依赖”,如四川人、湖南人嗜辣,贵州人喜食酸,江南人口味偏甜。饮食习惯和味道偏好可以说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符号,浸润和滋养了当地的民风民情,显示了当地的文化情感和精神品格。从这一意义上讲,味道也是一种地方性知识,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关于本地食物的直观认知和历史性的、系统化的文化叙述。
地方关乎人的存在,承载着人的日常生活,也承载着地方性的特殊味道。有学者把味道视为“饮食体验于食物之外的延伸或抽象”,人对某种味道的认同,必有一定层次性的民族认同或地域认同。因此,味道能够唤起身在异乡的人们的私人记忆,引发他们的乡愁;可以被抽象化为地方的符号意义,经由各种传播,促进地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上海市七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届2月名校高三语文联考作文题目及范文汇编.docx
- 2025届浙江省Z20高中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用常识去看待事物,做出判断”“他人设计的“沉浸式”体验”两篇作文导写.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递进段: 方法+语段+范文.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开学模拟考:青年强,则国家强分析.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思辨分论点77组 :三元,二元,一元.docx
- 2025年上海高考语文模块复习现代文阅读之《乡土中国》解析版.docx
- 2025年上海市高考作文备考之作文修改及写作思路:低头划手机.docx
- 2026届浙江省青田县中学高二下开学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人教鄂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鲁科版(五四制)(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北师大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高中历史课程中当代社会问题的根源与解决方案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物理实验对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影响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 Unit 4 Earthquakes Section Ⅳ Using Language(教师用书)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必修 第二册沪科版(2019)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五四学制)教学设计合集.docx
- 高中法学体育法规与健康保护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最近下载
- 2024年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各版本.docx
- 长期护理保险信息安全管理制度.docx VIP
- 2024年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精编.docx VIP
- 2022年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心理健康补充剂,全球前21强厂商排名及市场份额.pdf
- 华鑫证券-汽车行业智能驾驶系列研究(二):Robotaxi的商业模式前景展望-240919.pdf VIP
- 2021年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煤矿瓦斯检查作业)考试题库(完整版).docx
- 生物柴油可行性研究报告.pdf
- 1《长征胜利万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VIP
- 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ppt课件 哪吒2:勇战困难,伴梦前行,点亮成长之路.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