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工减弱病原菌的毒力的方法:

1、通过非易感动物:如:

2、在较高温度下培养:如:炭疽苗,在43度的高温下培养育成的弱毒苗菌株。

3、在含有特殊化学物质的培育基中培养:如:马流产沙门氏菌在含有递增浓度醋酸跎的培养基中连续传代。

4、含特异性血清、抗生素的培养基中培养。**72第22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保持微生物毒力的方法1.低温保存2.冷冻干燥**54第23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细菌的致病作用(一)构成病原菌毒力的因素病原菌的毒力由侵袭力和毒素构成。一)侵袭力(Invasiveness):是指病原性细菌突破机体的防卫屏障,在体内生长、繁殖、扩散的能力。包括:侵袭性酶和菌体表面结构 **54第24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侵袭性酶:胞外酶透明质酸酶:结缔组织透明质酸胶原酶:胞外基质的胶原蛋白神经酰氨酸酶:肠粘膜上皮细胞间质磷脂酶:细胞膜磷脂卵磷脂酶:细胞膜卵磷脂。。。。。。 **54第25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G-菌:菌毛,受体是糖蛋白。G+菌:菌体表面的突出物。如A型链球菌的膜磷壁酸,受体是类蛋白和糖蛋白(1)菌毛等粘附因子—细菌的附着力菌体表面结构**54第26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二)毒素(Toxin)细菌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和释放的具有损害宿主组织、器官并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的毒性成分.。毒素内毒素外毒素**54第27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外毒素(Exotoxin)是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周围环境中的毒素。①蛋白质,因而具有蛋白质的理化特性,易被热、酸、碱、重金属等破坏;②毒性很强,产生的症状有高度特异性,具选择性毒害;**54第28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例:1mg纯化的A型肉毒梭菌毒素可杀死2000万只小白鼠1mg纯化的破伤风菌毒素可杀死100万只小白鼠是已知生物毒和化学毒中最强的一类。**54第29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③良好的抗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较高的特异性抗体,即抗毒素;---紧急预防和治疗④主要是某些G+菌及部分G-产生。**54第30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⑤类毒素:外毒素经0.3-0.4%的甲醛37℃处理3-7天后,其毒性即可丧失,但仍保持其抗原性,这种丧失毒性而仍具抗原性的外毒素,称为类毒素。**54第31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类型细菌外毒素疾病作用机制症状和体征神经毒素破伤风梭菌痉挛毒素破伤风阻断上下神经元间正常抑制性神经冲动传递骨骼肌强直肉毒梭菌肉毒毒素肉毒中毒抑制胆碱能运动神经释放乙酰胆碱肌肉松弛麻痹细胞毒素白喉杆菌白喉毒素白喉抑制细胞蛋白质合成肾上腺出血、心肌损伤、外周神经麻痹葡萄球菌表皮剥脱毒素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表皮与真皮脱离表皮剥脱性病变A型链球菌致热外毒素猩红热破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猩红热皮疹常见外毒素**54第32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常见外毒素类型细菌外毒素疾病作用机制症状和体征肠毒素霍乱弧菌肠毒素霍乱激活肠粘膜腺苷环化酶,增高细胞内cAMP水平小肠上皮细胞内水分和Na+大量丢失、腹泻、呕吐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肠毒素腹泻不耐热肠毒素同霍乱肠毒素,耐热肠毒素使细胞内cGMP增高同霍乱肠毒素产气荚膜梭菌肠毒素食物中毒同霍乱肠毒素呕吐、腹泻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作用于呕吐中枢呕吐为主、腹泻**54第33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革兰氏阴性菌在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在细菌生活状态下不释放或不分泌到外界环境中去,只有菌体细胞自溶、死亡崩解,或人工方法(超声波处理、反复冻融、研磨等)破坏其细胞的完整性时,才释放出来的毒素。(2)内毒素(Endotoxin)**54第34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①主要成分为脂多糖(LPS),主要毒性成分为类脂A;对热具有相当的抵抗力;160℃,2-4h③毒性比外毒素弱,产生的症状没有特异性;一般小白鼠致死量约为200~400?g。(2)内毒素(

文档评论(0)

xiaoyao20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