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南通市2024-2025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1年9月19日晚,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在互联网上风
生水起的网络文学,多少显得有些“落寞”。这一届茅盾文学奖首度吸纳网络
文学作品参与评选,一共有7部作品,结果无一斩获,仅仅是在176部作品名
录上露了一下脸而已。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茅盾文学奖中同台竞技,从目前的情形看是难有胜
算的。究其原因,从评奖性质上看,国内各大文学奖项说到底还是属于“专家
奖”的范围,其评选机制和遴选标准都是基于文学传统和社会期待而设置的。
如茅盾文学奖的评选,要求作品拥有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注重思想的
深刻内涵,要有切入社稷民生的历史担当和人性温暖,以及艺术审美的精致与
创新等。这些显然不是网络文学的强项。
“自娱以娱人”的网络写作,其长处不在于精致和深刻,而在于市场、大
众、草根的认同和广泛参与。从《诗经》算起,我国传统的精英文学已经走了
两千多年,而汉语网络文学的成长期还不到二十年。两种文学的创作方式、功
能模式、发展水平和品相质地都存在较大差异,现在却要求用同一个评价标准
去衡量,网络文学显然处于弱势。
且不说这次参评的几部作品是否真能代表浩如烟海的网络小说的创作实绩,
单就本次参评作品要求必须是已经完成并公开出版的纸质出版物而言,这个前
提就基本上预设了网络小说的“命运”。因为网络小说可以是超文本和多媒体
的,可以连载和续写,其生命活力永远存活于网上,点击率才是网站、写手和
网民品评作品的基本“标的”。
于是,就难免出现这样的质疑:既然参评的网络小说都没有走得更远,茅
盾文学奖是否过于“阳春白雪”了?
是的,茅盾文学奖就是文学界阳春白雪式的“专家奖”或“精英奖”。吸
纳网络小说参与这种评奖是必要的,作为数字传媒时代最具大众趣味的网络文
学落选于这样的奖项也属正常。需要关注的也许是网络文学参评茅盾文学奖背
后的意义,即对于优化当今文学生态的意义和对网络文学本身发展的意义。
茅盾文学奖对网络文学敞开大门,意味着传统文学对网络新媒体文学的身
份认可,有助于改变两者彼此观望、不相往来的格局,实现两种文学相互交流、
切磋砥砺、融合互补,促进网络写手学习传统文学,也引导传统作家和评论家
走近网络文学,从而改善和优化媒介融合语境中的文学生态,让两种文学在有
些低迷的文学市场上“抱团取暖”,共创繁荣。
当代文学经历的“网络洗礼”,既能使陷入瓶颈的传统文学获得重现辉煌
的机遇和力量,亦能使泥沙俱下的网络文学提升审美与文化素质。网络文学和
传统文学,通过茅盾文学奖这个比对平台,让传统文学意识到,文学有关人的
心灵从来可以由不同的道口进入,网络霸权不好,媒介歧视也不对,应该对网
络写作投以理性的目光,给予必要的关注和激励。
对于网络文学而言,也可以在这个机会均等的评审中检视水平,看出差距,
意识到作品未能入围,不在于它是否出自网络或有网络的特征,而在于少了一
些文学的品质。这样,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就可以从昔日的观望、对视走上了
解、交流、融通和互渗互补之路。这对于整个中国文坛来说,是一件值得称道
的事。
统计表明,我国网民总数已超过4.85亿,网络文学的写手人数、原创作品
存量、在线阅读人群和文学网站的访问量屡创新高。同时也不能不看到,今天
的网络文学虽然在“量”上已经占据文坛的大半壁江山,但在“质”上还无法
与传统文学抗衡。网络文学要成为人类文学史上一个有价值承载的历史节点,
在赢得受众的同时赢得尊重,进而从点击率、注意力走向影响力和文学创新力,
还需要消除自身的一些局限。
(摘编自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离茅盾文学奖有多远?》)
材料二:
中国网络文学是源于中国传统通俗文学、承接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发展而
来的通俗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一种文类,传统通俗文学已形成自己的美学范
式。网络文学承接传统通俗文学的美学范式进行创作,具有通俗化、类型化、
故事叙事等特征。由于具有后发优势,传统通俗小说中的“典型情节”常被网
络小说化用。
作为一种文学类型,从叙事类型和叙事模式上分析中国网络文学对现当代
通俗文学的传承应更有说服力。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延续着传统通俗文学
而来的现当代通俗文学,形成了新的类型和叙事模式。社会小说、武侠小说、
侦探小说、历史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初中毕业生第一次质量调查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 2025年北京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试卷-行政执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初中毕业生第一次质量调查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湖北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行政执法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湖南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行政执法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江苏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行政执法卷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江西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行政执法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山东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行政执法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上海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行政执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天津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行政执法试卷【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