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届高三语文2月各地联考试题分类汇编.docx

2025届高三语文2月各地联考试题分类汇编.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文——2025年高三语文2月各地联试题分类汇编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文阅读Ⅱ《阿舒》中老支书抒发的“人活在世界上,你不比也是在比”的感慨,对十七岁的阿舒很有启发。这一感慨,又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漫谈比较

现代文阅读Ⅱ《阿舒》中老支书抒发了“人活在世界上,你不比也是在比”的感慨。诚然,生活中,比较似乎无处不在,不管个人还是集体,总免不了和他人比较。

比较过后,总会有人产生烦恼,但我想,这是必然的,任何的比较都是有好有次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努力避免比较。

为何会烦恼呢?归根结底还是缺乏自我认同。一个人对自己有足够自信的人,是不会因为比别人差而全盘否定自己的价值。“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也许只是你不会做这一项事物罢了。汤显祖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其在戏剧方面的天赋得到世人的肯定,可他一生都只想做官,只和别人比功名而不比自己擅长领域的剧作,何其可悲。芸芸众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的个体,又何必为了追赶上比自己在其它领域优秀的人而忽略了自己的优势呢?

一个人若将自己禁锢在自己的领地中,便会盲目地过分产生自我认同而使得自己变得自大自负。这时,比较就显得尤为重要。如若自己比别人优秀,那也值得开心开心;如若自己次于他人,倒也不必就此沉郁,而是该对自己有个准确定位,以免自我认同的负荷使之落入深渊。因此,在比较中我们能够认清自我。

在自我认同和精准定位的加持下,比较倒也能使自我提升。中华民族如今正是一头睡醒了的雄狮,当时的闭关锁国是清政府因过度的自我认同而下达的命令,这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因不与他国比较而落后的情况,好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自我认同和定位,在与他国的不断比较,不断追赶后,才有了如今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

此外,我们也得做有意义的比较。一个大人和一个孩子比,这显然是没有意义的,身份或实力或是其他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的两个人相比,是极不公平且没有意义的。当今社会上很多人为了麻痹自己,总将自己和那些比不上自己的人相比较,这倒是愉悦了自己,却也是自欺欺人。于自己而言没有一点好处。拿近的说,现在学生的负担重了很多,很多人抱着“只要不是最后一名就好”的心态迷迷糊糊学了下去,可这种心态是利是弊,一目了然。

比较不可避免,也不必避免。以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角度看待比较才能丰富自己,展现人生价值。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读写结合材料作文题。

该作文题关联的是本卷现代文阅读Ⅱ《阿舒》中的材料。学生读完《阿舒》应该看到十七岁的阿舒面对“人活在世上,你不比也是在比”这句话后的表现,那就是激发了她的进取心,“努力,争取!”你可以不和谁比,但是要积极进步,要和自己比。她重新审视了自我价值,我们的考生跟阿舒同龄,也应该揣摩出命题者的用意,思考自己的人生:积极向上,奋力争取,赶上时代的步伐,不做落后者。

“比较”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有人因为“比较”而提升自我,有人因为“比较”而急功近利,甚至心理扭曲,也有人因为“比较”而自暴自弃,一蹶不振……如何面对“比较”,是我们青年学生应当思考的人生命题。

在生活的大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各自的角色,经历着不同的境遇,与他人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比较。比较,或许是衡量自我价值的标尺,或许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但也可能成为我们内心焦虑的源头。因此,如何正确看待比较,成为了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因此,写作时,首先需要明确一点,那就是比较本身并不是问题。正是通过比较,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目标。这种比较可以激发我们的竞争意识,促使我们更加努力地追求进步。当然一味肯定比较会导致思路的片面化,因此,行文中也可适当对于比较的弊端展开分析。比如,可指出如果我们过于依赖比较,将其作为衡量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准,很容易陷入一种片面的思维模式,忽视了自己的独特性和个体差异性。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成长环境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自己与他人进行一刀切的比较。此外,过度的比较也可能导致焦虑和压力。当我们看到他人的成功时,可能会感到自己的不足和无能。这种情绪如果长期积压在心里,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负面影响。最后,则可将“比较”上升到哲理层面加以分析,提升文章的思维含量。比如,可借助心理学的观点,说明比较心理在社会上是客观存在的,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本能反应。我们要辩证客观地看待,并且理性地看待比较的问题,阿舒的例子给我们的引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高考语文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15年深耕,专注全国各地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