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考的150个重点梳理汇编(精心整理).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考的150个重点梳理汇编(精心整理).docx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40页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考的150个重点梳理汇编(精心整理)

1、有关智力的理论:

(1)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论认为智力包括两种因素: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

(2)瑟斯顿的群因素论。

(3)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论,认为智力是一个包括内容、操作和成果的三维结构。

(4)卡特尔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晶体智力则是一个人通过其流体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力。

(5)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这七种智力在人身上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是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他的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①积极乐观的学生观:每个学生的智力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智力强项和学习风格,因此我们应对所有学生都抱有热切的成长希望,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智力特点。

②科学的智力观: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智力的多样性、广泛性和差异性,把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③因材施教的教学观。④多样化人才观和成才观。

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论: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和智力经验亚理论。

2、智力测验:

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IQ=MA(智力年龄即心理年龄)/CA(实际年龄)×100

韦氏智力量表

IQ=100+15Z’=100+15(X-X)/SD

Z代表个体的标准分,X代表个体测验得分,第二个X代表相应年龄群体的平均分,SD是群体得分的标准差。

3、智力测验的标准:

①信度②效度(一个测验工具希望测到某种行为特征的有效性与准确程度)③标准化(心理测验最基本的要求)

4、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①遗传与营养②产前环境和早期经验③学校教育④社会实践⑤主观努力

5、能力的培养:

①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④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

6、人格的特征:

①独特性②稳定性③整合性④功能性⑤社会性

7、人格的结构:

人格主要包括性格、气质、自我调控三个方面。

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8、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①家庭②学校教育③同伴群体④社会实践⑤自我教育⑥社会文化因素

9、良好性格的培养:

①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②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③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④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⑤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⑥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10、自我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11、气质的四种典型类型:

胆汁质:精力旺盛、表里如一、粗枝大叶、刚强、易感情用事。

多血质: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

粘液质:稳重但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缺乏生气。

抑郁质:敏捷、稳重、体验深刻、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

12、荣格提出内—外向人格类型学说。霍兰德把人格分为六类:

①现实型②研究型③艺术型④社会型⑤企业型⑥常规型

13、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①生物遗传因素②社会文化因素③家庭因素④学校教育因素⑤个人主观因素

14、中小学生主要的人际关系有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

15、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社会干扰: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时而使个体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

社会惰化:是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个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

有效减少社会惰化的途径:

①公布每个成员的工作成绩,使大家都感到自己的工作是可评价的。

②帮助群体成员认识他人的工作成绩,使他们了解他人也在努力。

③控制群体规模,使得更多成员能够接受到外在压力的影响。

16、利他行为:是指不期待任何回报,出于自觉的助人行为,是一种把帮助他人当做唯一目的的行为。它有四个特征:①自愿性②利他性③无偿性④损失性

17、责任分散效应:

是指随着旁观人数的增加,利他行为有减少的趋势。

18、侵犯行为:

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行为。它具有外显性、伤害性、有意性。

19、从众: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象。

20、从众的类型:①真从众②权宜从众③不从众

21、教师的作用:

①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发展和人类的延续中起桥梁与纽带作用。

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③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促进作用。

22、教师的职业角色:

①传道者角色②授业、解惑者角色③示范者角色④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啊媛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