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原子结构研究发展史
?1803年,英国自然科学家约翰·道尔顿(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
?
?道尔顿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的理论模型,称为原子的实心球模型,认为:
(1)化学元素由不可分的基本微粒——原子构成,他认为原子在一切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单位。原子是一个坚实、不可再分的实心小球,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2)同种元素的原子性质和质量都相同,不同元素原子的性质和质量各不相同,原子质量是元素基本特征之一。
(3)不同元素化合时,原子以简单整数比结合。推导并用实验证明倍比定律。如果一种元素的质量固定时,那么另一元素在各种化合物中的质量一定成简单整数比。
道尔顿把古代模糊的原子假说发展为科学的原子理论,第一次将原子从哲学带入科学研究领域之中,让科学从古老的炼金术中摆脱出来,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恩格斯曾誉称道尔顿为“近代化学之父”。
实心球体原子模型
1903年,约瑟夫·约翰·汤姆逊
?
1897年汤姆逊发现阴极射线其实就是电子,最先提出电子。
1903年、1907年进一步的完善,提出原子的葡萄干圆面包模型,认为原子是球体,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球,带正电的物质均匀地分布于球体内,带负电的电子一颗一颗地镶嵌在球内各处的一个个同心环上,并在其平衡位置上做微小振动,中和了正电荷,从而使整个原子显中性。
汤姆孙模型,也可以把这个模型想象成西瓜子分部在西瓜瓤中,叫“西瓜模型”(又称梅子布丁模型、枣糕模型、葡萄干圆面包布丁模型)
葡萄干圆面包原子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核理论打下了基础。
葡萄干圆面包原子模型
????
1909年,汉斯·盖革和恩斯特·马斯登(Jishi.Y)在欧内斯特·卢瑟福指导下,用α射线轰击薄金箔,发现绝大多数的α粒子(带正电)都畅通无阻的穿过,偏转角度很小,大约有1/8000的α粒子会发生大于90°甚至等于150°的大角散射,极少数被反弹回去。
依据葡萄干圆面包模型,α粒子应当被全部反弹回来,而不是穿“墙”而过。
α粒子散射实验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该实验被评为“物理最美实验”之一),成功地证实在原子的中心有个原子核,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认为电子像太阳系的行星围绕太阳转那样,围绕着原子核旋转。原子核位于原子内部,体积很小,但是质量很大,带正电荷,就像行星绕太阳这样。?
因为他提出的原子模型,他被誉为原子物理学之父
星系模型很快就遇到了大麻烦。根据经典电磁理论,绕核旋转的电子会发射出电磁辐射而损失能量,瞬间便掉进原子核里。行星原子模型明显与实际情况相悖,卢瑟福很是头疼。
行星原子模型(核式结构模型)
1912年,玻尔在卢瑟福行星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普朗克的量子概念,他提出了电子在核外的量子化轨道,解决了原子结构的稳定性问题,描绘出了完整而令人信服的原子结构学说。他假设电子在核外的轨道是分离的、不连续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一定轨道上高速绕核运动),也就是量子化的。
量子轨道原子模型将量子假说推广到原子内部的能量,假定原子只能通过分离的能量子来改变它的能量,即原子只能处在分离的定态轨道之中,且最低的定态就是原子的正常态。
?????【量子化轨道原子模型给出了这样的原子图像:电子在一些特定的可能轨道上绕核作圆周运动,离核愈远则能量愈高;可能的轨道由电子的角动量为h/2π的整数倍决定;当电子在这些可能的轨道上运动时,原子不发射也不吸收能量;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原子才发射或吸收能量,且发射或吸收的辐射是单频的,辐射的频率和能量之间关系,用公式E=hν表达。以氢原子为例,假设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不是连续的,而是分立的,在轨道上运行的电子具有一定的角动量(L=mvr,其中m为电子质量,v为电子线速度,r为电子线性轨道的半径),只能按下式取值:L=n(h/2π)n=1,2,3,4,5,6……】?
玻尔的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成功地解决了原子结构的稳定性问题。玻尔的理论扩展了量子论的影响,加速了量子论的发展。
但遗憾的是,玻尔的量子轨道原子模型只能有效描述结构最简单的氢原子。但对于稍微复杂一点的原子如氦原子,玻尔理论就无法解释它的光谱现象。这说明玻尔理论还没有完全揭示微观粒子运动的规律。
它的不足之处在于保留了经典粒子的观念,仍然把电子的运动看做经典力学描述下的轨道运动。
量子轨道原子模型
1926年,奥地利学者薛定谔在德布罗意关系式的基础上,对电子的运动做了适当的数学处理,提出了二阶偏微分的薛定谔方程式。这个方程式的解的模的平方,用三维坐标图形来表示,就是电子云。
??????【电子云,是用统计的方法,对电子在核外空间分布方式的形象描绘(电子在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