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佛教为什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走向兴盛?;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出家,还要尊敬父母,忠于国君,僧人也提倡忠君爱国。所以中国的寺院有的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对材料推断最合理的是()
A.中国佛教与儒家思想逐渐趋同
B.佛教被统治者改造成精神统治工具
C.中国佛教与儒家争夺正统地位
D.佛教深受中国文化浸润利于其传播;材料:正光已后,天下多虞,王役尤甚,於是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猥滥极。
——《魏书·释老志》
材料: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而不恤亲戚,不怜穷匮……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继。——(南朝宋齐时期)范缜《神灭论》;;本土化:南印度达摩创立的禅宗结合中国社会实际,吸收了儒家一些思想因素,增添了世俗宗法色彩(强调“孝”是成佛的根本,也提倡为父母守丧三年等),逐步从外来宗教转化为有中国特色的宗教。
武则天时期禅宗分为慧能的南宗和神秀的北宗。
;佛教的中国化,是文化的移植,是一个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相互吸收、磨合的连续的过程。中华文化不但没有被佛教“征服”,反而彻底同化了外来宗教,这反映了中华文化极具包容性。
——汤用彤《隋唐佛学之特点》;;★真题演练;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吸收外来文化);;思考2:请为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补充相关史实,
分析此间中国人对西学的态度的变化?;思考3:观察下表,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与晚清民初的有何差异?;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
第一次:
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
第二次:
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
第三次:
明代中期以来的西学东渐,西方近代文明传入中国,推动中华文化逐渐开始转型。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全面交流。;鸦片战争后,一些开明士大夫开始觉察到空谈义理无法解决现实问题,他们开始呼吁“更法”“改制”,提出了一系列新主张。这些主张()
A.丰富了经世致用的思想内涵
B.表明变革制度成为社会共识
C.突破了传统夷夏观念的束缚
D.标志着西学东渐现象的开始;(2023广东·19)(1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演进过程可从以下几个角度予以探究。
;角度:外来文明的吸收:中华文化不断与域外异质文明接触,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分期:从两汉到明中期是佛教传入中国并与中国本土文化碰撞交融的时期,
从明末到清中期是中华文明与异质的西方文明之间交流学习的时期。
阐述:从两汉到明朝是来自于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并得以大发展的时期。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所宣传的教义适应了统治者及中下层百姓的需要,因而日趋繁荣。在之后的两千年中,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既有彼此冲突对立的一面,又有交流融合的一面。中国人的语言、习俗、文学以及建筑艺术等方面均渗透了佛教因素。隋唐时期佛教实现了本土化。宋明时期,一些士大夫有感于振兴儒学的需要,兼容佛教思想,形成了宋明理学。自明末到清代是中华文化与欧洲文明交流碰撞的时期。早在明朝末年,中西方文明就已经有了直接接触。“西学东渐”使得传统的士大夫接触到了来自世界另一端的异质文明,他们其中的一些开明人士对西方的科学文化产生浓厚兴趣,主张以开放的姿态会通中西文化。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逐渐传入中国。西方文明在农学、数学、医学以及天文学等领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此时中西方文明的交流相当有限,异质的西方文明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也相当有限。
;二、传播: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一)对亚洲的影响;预学任务3:结合教材,总结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对外传播与辐射)。;;(二)对欧洲的影响(中学西传)
;(2016全国二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图6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
;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2023·海南高考)“楚弓楚得”的典故出自《说苑·至公》。欧洲学者在17世纪用拉丁文给《论语》作注时,认为中国人心胸宽广、有君子之德,援引了这一典故,但将其中的“弓”换成了西方骑士惯用的“盾”。这说明()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课件)-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课件高二历史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pptx
-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课件-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1).pptx
-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
- 2025年度水利工程建水池环保验收合同3篇.docx
- 2025年度水利工程建水池材料采购合同3篇.docx
- 工程项目_财务梳理方案(3篇).docx
- 2025年度水利工程建水池施工合同书3篇.docx
- 2025年度水利工程建筑施工合同协议书3篇.docx
- 功能性食品对肠道菌群平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资料集.docx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