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关于禁毒课件(2)第1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所谓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第2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常见毒品鸦片与鸦片制剂原植物。一年生或二年生,三四英尺高,长有直径四五英寸大的花朵,花大而美丽,花瓣为四片,呈白色、淡红或紫红。果实为蒴果,呈卵状球形或长椭园形。种子不含吗啡。一、罂粟第3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罂粟果第4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鸦片
又称阿片,阿芙蓉(阿拉伯语Afyun),俗称大烟。鸦片只能在罂粟生长期中很短的日子里,即在花瓣凋谢之后和种子荚果成熟之前生产和收割。鸦片是将罂粟未成熟的种子荚割开后,所渗出之白色乳汁干燥凝固的产物。第5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吗啡吗啡是从鸦片中分离出来的生物碱。吗啡为白色有丝光的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味苦有毒,无臭,遇光易变质,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由于其遇光易变质和易溶于水,故一般用赛璐珞或聚乙烯纸包装。第6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海洛因1、来源1874年,英国伦敦圣玛莉医院医师C.R莱特(Wright),在实验室将无水吗啡与醋酸加热,经多次反应得到二乙酰吗啡。2、物理性能海洛因纯品系白色柱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难溶于水、乙醇、乙醚,易溶于氯仿、苯及热醇。3、非法贩卖颜色走私贩卖的海洛因因制造方法和纯度不同,可呈乳白色、浅黄色、浅红色、浅棕色及浅黑色的块状或粉末,大多具有鸦片的特有气味。第7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海洛因
几种纯度不同的海洛因被查获的海洛因第8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五、古柯制剂古柯类毒品中的可卡因是临床医疗中的古老局部麻醉药,曾用于表面麻醉,配制成1.0%-10%水溶液涂抹、喷雾和填塞粘膜表面。古柯类毒品是当今世界滥用严重的毒品之一,尤其是可卡因的泛滥已成为最具有代表性的毒品之一。第9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古柯是一种性喜潮湿的热带山地常绿灌木第10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可卡因可卡因是在1860年首次古柯植物的叶片中提炼出来的生物碱。可卡因化学名叫苯甲酰甲基芽子碱。亦称古柯碱。第11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物理性状可卡因为微细、雪白的结晶性粉末,味苦,具舌麻痹感。在常温下水中难溶(1:600),在丙酮、乙酸乙醋、苯、二硫化碳中均易溶解。盐酸盐为无色晶体状,无气味,味略苦而麻,易溶于水和酒精和氯仿。是法定药物。第12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快克(crack)又名克拉克,20世纪80年代初首先在美国开始滥用。来源:源于古柯碱。它是用盐酸可卡因粉末兑上小苏打,用热水调和后制成膏状,晾干后又碾成吸食用的粉末。第13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大麻植物广泛地生长在温带和热带地区,在植物学分类上为大麻科大麻属。大麻植物受气候、环境如土质、光照、养分、水分等多种因素影响,变种很多。一般来说,大麻植物高1米一3米,但有些高大植株甚至能长到6米高,矮小的不到1米。六、大麻与大麻制剂第14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大麻植物大麻制成品第15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大麻树脂第16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大麻烟4、大麻油第17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七、冰毒
(甲基苯丙胺)冰毒即甲基苯丙胺,又名甲基安非他明、去氧麻黄碱,是一种无味或微有苦味的透明结晶体,形似冰,故俗称“冰毒”。对中枢神经兴奋作用。50年代在我国叫“抗疲劳素片”。
第18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冰毒第19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新型毒品“麻古”“麻古”是近两年从泰国流入我国的一种新型毒品,主要成分是冰毒,其外形是粉红色颗粒,像毒品“摇头丸”,但其毒性和危害性比“摇头丸”更甚。第20页,共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