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能源与环境》课程教学大纲.docx

《能源与环境》课程教学大纲.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能源与环境(双语)考核大纲

(EnergyandEnvironment)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课程学时:32

课程学分:2.0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能源与环境》为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环境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当前世界,化石能源正日渐枯竭,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受到普遍重视,与此同时,能源的开发利用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等重大环境问题。针对能源与环境这二个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以及我国的节能减排形势,本课程将能源与环境相关知识浓缩讲解,并突出能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突出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讲解和学习,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能源、环境的基本知识、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能源与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方法,培养受众的节能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主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

二、理论教学部分的考核目标

理解能源基本知识,了解能源的生产与使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理解和掌握能量的转换和储存形式;理解和掌握传统能源的分类、应用和开发技术;理解和掌握新能源的应用与开发技术;掌握节能途径与技术;了解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掌握燃烧污染防治措施和大气污染物控制方法;结合能源领域的必威体育精装版进展,较为系统地了解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基本动态。熟悉掌握专业术语中英模式。

第一章标题内容

(一)学习目标

1.一般了解:能量的形式和性质,能源与人类文明的关系,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2.一般掌握:能量的转换和传递,能源资源生产与消费,能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熟练掌握:能源的分类与评价,能源与环境问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热污染、放射性污染。

(二)考核内容

能量的形式和性质,能量的转换和传递,能源的分类与评价,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热污染,放射性污染。

(三)考核要求

1、识记:机械能、热能、电能、辐射能、化学能、核能。

2、领会:能量的状态性、可加性、传递性、转换性、做功性和贬值性,能量的转换过程,能量传递的条件、规律、形式、途径、方法、方式、结果、实质。

3、应用:能源与环境问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热污染、放射性污染。

4、分析:能源与人类文明的关系,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5、综合:能源的分类和评价。

6、评价:能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二章常规能源

(一)学习目标

1.一般了解:了解常规能源的形成机制,理解二次能源的分类方法。

2.一般掌握:理解并掌握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的储量形态与应用开发技术。

3.熟练掌握:洁净煤技术。

(二)考核内容

常用的煤质指标、煤的分类、洁净煤技术、煤的气化与液化、天然气的特性、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水电站的基本类型、水电站的主要参数、水轮机、小水电、二次能源分类。

(三)考核要求

1、识记:常用的煤质指标,褐煤、长焰煤、不黏煤、弱黏煤、贫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无烟煤。

2、领会:煤的气化与液化,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水轮机、小水电,水电站的主要参数。

3、应用:洁净煤技术的燃烧前处理、燃烧中处理、燃烧后处理,水电站的基本类型。

4、分析:化石能源的储量形态与应用开发技术对环境的影响。

5、综合:二次能源分类,天然气的特性。

6、评价:洁净煤技术对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新能源

(一)学习目标

1.一般了解:新能源(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储存形态。

2.一般掌握:新能源(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应用开发技术。

3.熟练掌握:太阳能热利用和光利用,地热能的利用,地热能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二)考核内容

核电站、反应堆、可控核聚变,太阳辐射,太阳能热利用和光利用,风能利用,风力机和风能利用中的问题,地热能的利用,地热能利用中的环境问题,潮汐能和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和海流能,生物质能的转换技术,醇能和沼气,氢的制取和燃料电池,氢的储存和运输。

(三)考核要求

1、识记:核能、核聚变、核裂变、反应堆、动力堆、供热堆,太阳常数、太阳的高度角.

2、领会:可控核聚变,太阳辐射,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采暖、太阳能干燥、太阳能海水淡化、太阳炉、太阳能制冷和空调、太阳池、太阳能热动力发电、太阳能光利用,风的形成、风的变化和风的等级、风能利用,地热资源的类型、地热能的利用,潮汐能和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和海流能,生物质能的转换技术、醇能和沼气,氢的制取和燃料电池,氢的储存和运输。

3、应用:风能利用中的问题分析,地热能利用中的环境问题分析。

4、分析:氢能应用和氢经济的前景。

5、综合:太阳能热利用和光利用。

6、评价:生物质能的开发应用对环境的影响。

第四章能量的转换与储

文档评论(0)

CUP20080131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北京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具有十余年工作经验,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相关工作,熟悉高校教育教学规律,注重成果积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