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现代文阅读技能训练分析与概括现代文阅读的三个意识01文本意识——以文解文03要点意识——抓关键词,要点全,简洁回答02语境意识——依托提示语、关键词、过渡句、中心句等,准确、深入理解分析与概括分析,将一段文本拆分为几个要素,从而明确每个要素的意义和作用。概括,将几个部分按一定角度和意图整合为一个整体。要概括,先分析。010203要分析题干,明确要求和答题范围。要以文解文,不可放弃解题钥匙——中心词语,连接词语,提示词语等。不要将文章和题目复杂化。答题要回归文本,切忌凭印象答题。需理清文章思路,不能慌张地随便抓几个答案就写。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方法层次分析法:理清句与句的关系,分清句子的主次;关注提示词语;明确指代内容。01寻要点分层理解,析语意辨明主次02《草堂?诗魂》
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昔日茅屋与今日杜甫草堂公园的对比杜甫生前困顿落寞与身后巨大声誉的对比杜甫的苦寒人生与辉煌创作成就的对比杜甫的宏图大志与现实遭遇的对比杜甫人生低谷与创作高峰的对比杜甫不计个人遭际与心忧天下的对比方法01理思路搜寻要点02抓关键简洁回答03忌视线狭小,不从全文找要点04忌不动脑筋地照搬照抄: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波兹曼认为媒介的变化意味着并且导致了认识世界方式的变化。在文字一直是主要媒介的时代,人们主要通过书籍来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在书籍的阅读中,我们得以进入用文字记载的悠久传统。相反,电视则以现时为中心,所传播的信息越具有当下性似乎就越有价值。文字是抽象的符号,作为一种媒介,它要求阅读的同时必须思考。而电视直接用图像影响观众,它有时甚至忌讳思考,因为思考会妨碍观看。在波兹曼看来,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就是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书籍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电视却会使我们背离这个目标。那么,电视究竟把我们引向何方?引向文化的反面——娱乐。一种迷恋当下和排斥思考的文化,我们只能恰如其分地称之为娱乐。答题反思01媒介影响认识世界的方式,应当引导人们思考,书籍有助思考,而电视排斥思考。03“应当引导人们思考”一要点无法落实。(怎么办)02“意味着并且导致了”能不能用“决定”一词?媒介文化观的阐释(声讨电视文化)娱乐02书籍图像01文字媒介03思考电视04传统排斥思考05文化现时方法据提示分析要点,按要求取舍概括题目与文本的对接点是提示语题目的要求决定要点的多少答案一:电视不像书籍将我们引入历史传统,学会思考,而是迷恋当下,排斥思考,引向文化的反面——娱乐。答案二:媒介影响认识世界方式,当电视取代文字成主要媒介,人们开始背离文化,走向娱乐。答案三:人们交流思想,传播信息,都通过媒介完成,如文字、图象,媒介变化则认知方式变化,文化也就变化。答案四:媒介应使人进入悠久传统,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掌握正确认识世界的方式。(判得2分,答出了第3、4两点)(判得3分,答出了第1、4两点)(判得2分,答出了第1点)(判得2分,答出了第2点)答案五:以文字为媒介,主要通过书籍交流思想,传播信息,阅读同时置身于人类传统精神之中进行思考。答案六:媒介变成越来越迷恋当下和排斥思考的文化,这导致认识世界的方式越来越娱乐化。答案七:通过媒介传播的信息,应该边接受边思考,有文化,就该置身于媒介中进行思考。(判得1分,答出了第3点)(判得1分,答出了第4点)(判得0分)做阅读题,第一步就是要读懂文意。但是很多考生对相关文段只是稍作阅读,并没有真正读懂,便草草急着去做题。其实读懂文段,是答好题的前提。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思维结果的记录,也反映了思维的过程和规律。从内容上看,文章总是要围绕着一个中心,分为几层意思,一层一层表述。一个文段也是这样,它相对独立完整,有许多考题就是针对文段设置的。特别是议论性和说明性的文段,常常能够显示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