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6-

咸阳市试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经济进展快速,人才流淌频繁,“朝秦暮楚”就是这种状况的写照,其相关因素主要有

①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

②战斗频繁,政局动荡担忧

③诸侯为争雄称霸,重视人才

④礼崩乐坏,公平思想成为进展趋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流淌变化快速的缘由主要在于社会的急剧变化,才引起了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人才流淌频繁,①②③项均属于社会变化的因素;④的说法不符合当时的实际,由于礼崩乐坏是对的,但公平思想却不正确。所以答案选B。

点睛:材料“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经济进展快速,人才流淌频繁”是解题的关键。

2.在山东某地的游玩中,导游在一处名为“杏亭”的著名景点旁讲解道:“春秋年间,此人在这里大办教育,讲学授课,培育了大批人才。”游客们马上想到此人的政治主见是

A.“仁政” 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C“克己复礼” D.“柔弱于水,而强者莫能胜之”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春秋年间,此人在这里大办教育,讲学授课,培育了大批人才。”可得出是孔子,孔子主见“克己复礼”,C正确;AB项是孟子的主见,排解;D项是道家的主见,排解。

3.“我一边上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家宝总理所引用的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尚同、尚贤,主见节俭的墨家思想 B.关注民生、留意和谐的儒家思想

C.以改革促进展的法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可得出其强调对民众的重视,强调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属于儒家的主见,故B正确;墨家、法家、道家都没有涉及到民本,排解ACD。

4.“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见

C.墨子的“兼爱”思想 D.庄子的“齐物”观点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可知,其强调“事异则备变”的变革、变通思想,即法家所提倡的变法革新,故B项正确;ACD项的主见与主旨明显不符合,排解。

5.孔子主见社会和谐,墨子主见“兼爱”、“非攻”,孟子主见“政在德民”。这些主见产生共同的社会背景是

A.封建制度逐步进展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社会动荡冲突尖锐

【答案】D

【解析】

【详解】只有在社会动荡,冲突尖锐的时候,才有、也才允许不同的思想涌现,同样只有社会缺少什么而提倡什么,由于社会不和谐、冲突尖锐、战乱频繁所以才有了孔子主见社会和谐,墨子主见“兼爱”、“非攻”,孟子主见“政在德民”。故D项正确。孔子生活的时代并不是封建制度逐步进展,故A项错误。“趋于合流”是指融合为一体,而这些主见之间都有区分,并不是趋于合流,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度向封建社会转型时期,并不是全面崩溃,故C项错误。

6.对漫画反映的信息进行延长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A.漫画中的“胜出”是指在西汉时期形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

B.儒家思想的“胜出”,是董仲舒糅合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的结果

C.汉武帝让儒家“胜出”,主要是看中了儒家思想中的“仁政”思想

D.儒家思想的“胜出”,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公平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进展

【答案】C

【解析】

武帝即位时,社会经济已得到很大的恢复和进展。武帝依靠文、景两代积存的财宝,大事兴作。与此同时,随着地主阶级及其国家力气的强大,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也渐渐加重,农民和地主阶级之间的冲突渐渐加剧。因此,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在这种状况下,主见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已不能满足上述政治需要,更与汉武帝的好大喜功相抵触;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明显与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于是,在思想领域,儒家最终取代了道家而居于统治地位。所以C说法有误,答案选C,排解其他选项。

点睛:做图片题时,要留意图片里面的文字信息,这往往是解题的关键,比如这道题“儒”“胜出”可知,儒学获得了正统的地位。

7.朱熹提出“存天理,去人欲”,其中“天理”应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进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法家理论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理学中的“天理”的实质是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187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天津卓蹊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天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2MADL1U0A9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