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0《苏武传》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VIP

10《苏武传》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

选择性必修中册10《苏武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了解苏武的生平事迹。

2掌握文言知识,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脉络。

3.鉴赏体会对比手法、典型语言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4.学习苏武的民族气节,培育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掌握文言知识,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苏武的民族气节,培育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人有意气,才能有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风波亭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淹没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片丹心,苏武的一根竹杖,张骞的十几年牢狱之苦,早已映入史册,成为民族的精神魁宝。

(二)相关知识

1.作者:班固,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立志继承父业,他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他始得获释,被任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多年努力,他写成了《汉书》。

和帝永元元年初,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后来,班固因窦宪“谋反案”专权受到株连,死于狱中。

2.《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前206)到王莽地皇四年(23)之间229年的历史。全书有12本纪、8表、10志、70列传,共100篇。其中,8表和10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班昭和马续补写的。

3.背景: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三)初读感悟,疏通文意

1.分段诵读,标注字音。

2.导学案,梳理字词

(四)文本探究,分析形象

1.传记当中贯穿全文的一个矛盾是什么?

明确:“降”与“不降”。单于想让苏武投降,但是苏武就是不投降。

2.降:为了让苏武投降,匈奴使用了什么手段?

以死恐吓: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先杀虞常,杀鸡儆猴,但是还出现另一个活路那就是张胜这样投降可以不死。从中可以看出张胜为人是贪生怕死,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以利诱惑: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从卫律的这些行为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为人:气焰嚣张,傲慢自大,阴险狡诈,卖国求荣。——因罪逃亡,投降匈奴,为的是荣华富贵。

以苦折磨:大家一起来朗读一些第6段,匈奴对苏武进行了怎样的折磨?①肉体上: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②精神上: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将苏武放置在极度贫困的环境中,断绝供应,囚禁让他失去自由,用公羊生小羊来断绝他归汉的心思,用孤独和意志来消磨他的意志。

故友劝降:当一切办法都不能让苏武投降之后,匈奴怎么办?匈奴想要动之以情,派李陵劝降。这个很厉害啊,经过这么多年,老的老、死的死,世事沧桑变化,人一老就很容易动情,感伤,可能看淡人生就是那么一回事,什么气节、什么名声都不过来世走一遭。——我们来看看李陵劝降和卫律的不同点?一般人遭受得住?【假设我们班的学生去别的班、别的学校交流,结果被扣留了,人家给你几万,保送211/985,让你在哪里当他们的学生,还让你归降的好朋友去劝你】——①忠义无人能见:汉朝百姓看不见,汉朝天子更看不见,诱使苏武放弃守节。【原来的学校没人记得你了,你的同学早已毕业,你的老师早已退休】②说明苏武家人的不幸遭遇:长兄苏嘉(长君),伏剑自刎;弟弟苏贤(孺卿),饮药而死;母亲已死,妻子改嫁,妹妹和儿女生死未卜。③述说自己投降的经历,引起共鸣。④现在的皇帝年老昏庸,法令无常,不值得为他守节。【你回去,校长还要骂你,记你过】可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卫律这个人是怎样的?——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李陵当年率五千之卒孤军深入,歼敌过万,因无救援,最后力竭被俘,投降实属不已;投降之后,也并不为匈奴真心出力,始终对故国心怀眷恋;只是后来因武帝误听传言,杀其全家,才断了李陵的归汉之路。

3.不降:面对这些手段,苏武是如何应对的呢?

以死恐吓:苏武怕死吗?面对恐吓,苏武的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电子图像处理技能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0日上传了电子图像处理技能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