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王之涣《凉州词》赏析.docx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之涣《凉州词》赏析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

凉州,唐属陇右道,州治在今甘肃武威。《凉州词》,又名《凉州歌》,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如同后来的词牌,诗的内容不一定都写凉州。梅鼎在《乐苑》中称,开元年间,西凉都督郭知运搜集并进献宫调《凉州》,唐玄宗将其交付教坊成曲谱,配上新词演唱,并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凉州词》便由此而来。其后如王之涣、王翰、张籍、逢等诗人因喜欢此曲,便仿写新词,这些词的题目都冠以《凉州词》。有人经考证,认为王之涣的《凉州词》还有一个题目《听玉门关吹笛》,并由此认为这首《凉州词》是王之涣在玉门关听到守边士兵吹笛时写的。这首抒发戍边士兵怀乡之情的诗篇,写得意境极其壮阔,悲而不失其壮,怨而不显其哀,充分表现出盛人的宽广胸襟。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构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图画:茫茫无际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引颈向远望去,仿佛是从白云中飞来。这句诗的着眼点正好和的“黄河之水天上来”相反。李诗中的黄河汹涌而来,由远及近,有一泻千里之势;王诗中的黄河溯流远上,由近及远,有万夫不当之勇。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显得格外荒凉。写孤城选数量词“一片”而不用“一座”,也是诗人匠心独运。“一座”,具有立体感,荒凉程度、孤单程度显然不足;而“一片”给人的感觉是平面,其荒凉程度、孤单程度都较充分,能更突出地表现主题。“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即八尺。诗的前两句,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高峻险要,为后两句刻画戍边士卒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羌笛:我国古代西方羌人所吹的笛子。杨柳:指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曲。“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别。北朝乐府的《鼓角横吹曲·折杨柳枝》云:“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就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的情景。临别折柳之风在唐代更为流行。《折杨柳》之曲,其音凄苦,哀怨婉转,最易撩拨乡情和边愁。“杨柳”作为送亲别友的意象,由来已久。《·》中写离情别绪,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名句;王昌龄写怨妇思夫,要选取“忽见陌头杨柳色”的意境;饯别友人,要营造“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氛围。尤其王维的《渭城曲》,被谱成《阳关三叠》,广为传诵,成了别席离宴上的绝唱。这些中的“杨柳”意象,都有特定的指向,并不是诗人任意取,随便植入诗行。诗人王之涣采用移花接木之术,将《折杨柳》的曲名用“杨柳”取而代之,故意使读者产生错觉,变曲子《折杨柳》为现实中的“杨柳”,化曲为真,激活意象,并与春风联系起来:羌笛何必唤醒并抱怨那已经被人忘却的杨柳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惊沙障眼,苍凉万古,怎能有春风柳色!“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未见杨柳,不思离别。闻取折柳,如见柳色。萦心,令人痛绝!终日奔波于茫茫海中,忽然听到羌笛吹奏《折杨柳》,极易触动别恨离愁。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而富有深意。这两句诗如果和李白的《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并读,肯定会加深对诗意的进一步理解。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剌之意:“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升庵诗话》)中国古代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

此诗自从诞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先有诗坛佳话旗亭画壁为证。唐人用弱在《集异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件趣事:开元年间,在诗坛齐名的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一起到旗亭(酒楼)畅饮,忽见十几名乐官和四名漂亮歌女上楼歌舞、奏乐。王昌龄他们私下约定:“我辈都享有诗名,究竟谁好谁差,无法自定,今天听歌女们唱歌,唱谁的诗多就算谁胜。”过一会儿,一歌女唱“寒雨连江夜入吴”,王昌龄伸手在壁上画一道说:“一首绝句。”不久又听一歌女唱“开箧泪沾”,高适伸手在壁上画一道说:“一首绝句。”又听到一歌女唱“奉帚平明金殿开”,王昌龄又伸手画一道说:“两首绝句。”王之涣自认久有诗名,就对王昌龄、高适说:“这几个不过都是失意的乐官罢了。”他指着其中最漂亮的一个歌女说:“这个如果不唱我的诗,我永远就不再和你们争高下了。”于是边说笑边等着。过一会儿,那个漂亮的女子果然唱起了“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立即翘起拇指得意地对两人说:“乡下人,我没有胡说吧!”后来,明清戏剧家将此事编成,其中以《旗亭记》为名的就有多本。

王之涣的《凉州词》是联章体,共有两首,这是其一。他之所以能跻身于中国史并雄踞盛唐之巅峰,《凉州词》委实立过汗马功劳,为其挣分不少。这首诗自古被誉为唐代边塞诗中的名篇,历代点评家都给予高度关注。明代李攀龙、王世贞,清代王

文档评论(0)

野兔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建筑工程资料库

认证主体璧山区千度网络服务部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500120MAABT12C7H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