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辽宁省重点中学协作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辽宁省重点中学协作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辽宁省重点中学协作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龙山文化的呈子遗址二期共发掘了87座墓葬,随葬有猪下颌骨者8例,而北区就占5例,其中最大的一座M32的随葬品不仅有13块猪下颌骨随葬,还有木椁和2件薄胎高柄杯。而东区墓葬数量最多,但无一有猪下颌骨随葬,甚至还有无陪葬品的墓葬。呈子遗址的发掘可以说明该地区()

A.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 B.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

C.阶级分化情况较明显 D.长江流域居领先水平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根据材料“随葬有猪下颌骨者8例,而北区就占5例”“东区墓葬数量最多,但无一有猪下颌骨随葬,甚至还有无陪葬品的墓葬”可知,在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墓葬中的随葬品数量有着明显的不同,这说明当时贫富分化差距较大,阶级分化明显,C项正确;生产力水平提升是阶级分化的原因,而材料强调的是阶级分化,非阶级分化的原因,排除A项;国家的初始形态表现如军队、监狱、司法、城池、礼制等,材料未涉及,排除B项;龙山文化遗址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非长江流域,排除D项。故选C项。

2.黄河中下游由于地理环境加上两岸的过度开发,在古代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整个黄河河道却处于最稳定阶段,一共只发生了6次河溢,平均60年/次,远远低于两汉时期的37.5年/次及唐代18年/次。这一时期黄河河道处于最稳定阶段的原因是()

A.孝文帝改革促进经济恢复与发展

B.北方大一统格局有利于黄河治理

C.北方人民南迁导致土地大量抛荒

D.少数民族南迁改变土地利用方式

【答案】D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魏晋十六国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他们以畜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重新恢复草地和森林,明显改善水土流失情况,水患得以减轻,因此这一时期黄河相对安稳,D项正确;孝文帝改革属于北魏时期的改革,不能解释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河道处于最稳定阶段的现象,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的大多数时期处于分裂状态,B项不能解释材料现象,而且北方大一统格局也不是材料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排除B项;北民南迁导致农田荒芜并不是黄河水患得以改善的原因,相反还有可能会加重水土流失,黄河安稳期的主要原因是游牧民族对植被的恢复,改善生态环境,排除C项。故选D项。

3.唐代科举考试中考官往往根据公卿大臣的推荐及考生本人的誉望,决定弃取高下,试卷本身所起的作用有时很小。至宋初,科举考试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将考官与考生个人信息隔离的糊名制度,使科举“一决文字而已”。这一变化()

A.加强了社会阶层流动 B.有利于选拔德才兼备之人

C.打破了世家大族特权 D.促进了选官制度发展完善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宋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宋朝时期的科举制相对唐朝而言,淡化公荐和考生本人誉望的作用,减少官僚权贵请托营私,通过糊名法来保障选拔人才的公平、公正,进而促进选官制度的发展和完善,D项正确;唐宋时期的科举制都起到了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作用,排除A项;糊名法旨在通过遮掩考生的名字以减少批卷者认出撰卷人的机会,从而增加考试的公平性,无法保障人才的品行,排除B项;打破了世家大族特权是唐宋时期科举制的作用,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4.契丹族作为北方一支古老的游牧民族,受本民族传统习俗影响,女性贞节观念比较单薄,辽朝共有30多位离婚的公主,其中有6人离婚后又再嫁。辽圣宗以后,契丹人逐渐接受贞节观念,《辽史》中就记载了多名烈女典范。由材料可知()

A.儒家文化正统地位确立 B.民族交流交融得到发展

C.汉辽之间民俗趋于一体 D.契丹女性社会地位降低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辽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受本民族传统习俗影响,女性贞节观念比较单薄”“辽圣宗以后,契丹人逐渐接受贞节观念”和所学可知,契丹族逐渐接受汉文化中的贞节观念,这主要是因为民族融合助推了契丹族的汉化进程,B项正确;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确立与汉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医学电子书,案列评析、合同PDF、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中考、高考复习专题资料、试卷、真题、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