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喀什经济开发区,这个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正逐步发挥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动力“引擎”作用。下图阴影处为喀什经济开发区图。有关喀什经济开发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界线是模糊的
B.区域内部自然环境完全一致
C.具有明显的区位特征
D.区域独立存在发展,与其他区域无联系
【答案】C
【解析】
【分析】
行政区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区域内部自然环境有差异。区域不是独立存在发展,与其他区域相互联系。
【详解】
喀什经济开发区属于行政区,区域界线是明确的,A错误。区域内部自然环境有差异,B错误。区域都具有明显的区位特征,C正确。区域不是独立存在发展,与其他区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D错误。
2.下列产业比重变化与区域发展不同阶段的搭配,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仍以第二产业为主—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B.高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C.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工业化阶段
D.第一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一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答案】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根据题意可知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但仍然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应当为工业化阶段,故A错误;区域内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属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故B正确;而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说明其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属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故C错误;第一产业的占比较大,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属于向工业化过渡的阶段,故D错误。答案选择B。
【点睛】
产业比重与区域发展阶段向匹配: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但是仍以第二产业为主;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第二产业,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相关性,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则存在着差异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域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D.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4.据此,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其地理意义有(?????)
①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②温带季风气候区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界线③畜牧业与种植业的界线④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3.A
4.A
【解析】
3.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主要以东西差异为主,从东向西由于水分条件不同分别形成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带,因此其内部差异形成以水分为基础,B叙述正确,B不符合题意;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水热条件发生变化而产生,C叙述正确,C不符合题意;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主要以南北差异为主,南北差异主要是纬度差异导致的热量条件差异,因此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D叙述正确,D不符合题意;从前面分析可知,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不只是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A叙述错误,A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
4.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8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经过之地,因此秦岭-淮河一线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①正确;
泰岭淮河一线是1月0℃等温线经过处,是温带季风气候区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界线,②正确;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水田农业和旱作农业的分界线,不是畜牧业与种植业的界线,后者大致以4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为界,③错误;秦岭一淮河一线大致是水稻集中产区与小麦集中产区的分界线,不是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后者的界线是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A。
【点睛】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1.我国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2、1月份0°C等温线。3、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4、我国暖温芾与亚热带地区的分界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1-2022学年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地理试题.docx
- 2022年四川省雅安市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不含听力音频).docx
- 2022年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校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英语试题(不含听力音频).doc
- 2022年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南校区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doc
-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尚志市尚志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
- 2022年四川省凉山州高二下学期5月第二次月考英语试题(不含听力音频).docx
- 2022年上海市致远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英语试题 (不含听力音频).docx
- 2022年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学科试卷.docx
-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嫩江市第一中学校等五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docx
-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