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城市文化的精髓文档.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文化的精髓

“文化是国家的灯塔”,一位国外学者如是说。这是对文化

本质和文化功能最精辟的概括。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文化

大繁荣的决定。可以预期,在中国,必将出现文化事业大发展、

中华文化大繁荣的新局面!

文化是什么?中外学术界对文化定义大约有600多种。我赞

成一位作家的看法。女作家龙应台说:“每个人一投足一举手就

是文化”。

在中国,当今城市最稀缺的文化是什么?

可以用六个字加以概括:尊权、守信、尚礼。

这三大文化——尊权文化、诚信文化和礼仪文化,是城市文

化的精髓,也是当今中国最稀缺的文化资源。我曾向多位政界和

企业界领导人热诚地建议:把尊权、守信、尚礼这六个大字写成

横幅,挂在自己办公室;天天看着它、想着它、实践它。

尊权,就是尊重上了国家大法的公民所应享有的一切权利

不受侵犯。尊重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玷污,特别是尊重和保

护公民的物权和人格尊严。尊权文化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城市

文化的精髓,是国家兴盛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从本质上说,雷锋精神的实质就在于尊重。尊重人、尊重人

的权利、尊重人的人格尊严。通常人们常说“学雷锋做好事”。

“做好事”的本质内涵不就是尊重吗?雷锋精神的灵魂就是一

种尊权文化。当然,诚实、守信、崇尚礼仪也都以尊权为基础。

只有尊重才有信誉,只有尊重才有礼仪。礼仪的本质就是尊重。

由此可见,雷锋精神或雷锋文化基本内涵就是尊权、守信、

尚礼三大文化。

从文化角度,从这三大文化看当今中国的城市规划、城市建

设和城市管理,我们不难看出有如下几个值得注意的基本情况。

第一,我们的城市发展了,特别是近20年,快速发展了,

大大发展了。市容市貌日新月异,城区规摸日益扩大,中国大陆

的城市化率已超过47%。这在中国历史上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就城市“硬件”建设与发展来说,现在中国的城市可以和世界任

何国家的城市相比。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落后”的帽子已经摘

掉了!韩国前总理李贤宰博士五年前曾访问了大连,事后他对我

说:“现在的大连可以和美国任何一个城市媲美!”30年前,

我每次出国归来,一下飞机就有一种仿佛“从城市回到农村”的

感觉。现在呢?这种“感觉”彻底、干净地消失了!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试想,30年前我们的城市

是什么样子?我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的大发展、大建设、大

繁荣而自豪!

第二,在我们深感自豪的同时,是否还需要有一种认真反思

精神呢?反思文化也是我们极为稀缺的文化资源啊!古人有“三

思”之名言:“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思所以亡则存。”

我们何不继承中华民族前贤的高尚品格呢?

美国人的反思精神值得我们借鉴。在美国,反思几乎成了美

国人的思维方式。反思,不断地反思,人人反思、举国反思。所

以美国人总有一种危机感。举国上下的危机意识,使得美国社会

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我们应该借鉴美国人的这种反思

精神和危机意识。一个不知反思或拒绝反思文化的民族,不会是

先进的民族。

第三,反思什么?最值得反思的是理念的反思。理念的重要

性是不言而喻的。一个正确的理念比一百条措施都重要。理念错

了一切皆错。

多年来,我们的城市规划理念、城建理念以及城市管理理念,

似乎都有值得反思的空间。毛泽东有句名言,曰:“历史的经验

值得注意”。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我们有些什么历史经验呢?或者说什么

样的历史经验值得注意呢?

第四,从种种现象看我们城市发展中在理念上的历史经验。

我们从现象说起,透过现象看理念、透过理念看文化。

几年前,我曾经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市容好看了,市民不便了

下联:马路拓宽了,行人更难了

横批:权力造城

这是不是我国一些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中的普遍现象呢?

在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活动中,有多少

“注意力”放在约占70%的一般市民生活与便利上?

以市民买菜为例。据沈阳有关部门调查,85%的市民是在农

贸市场(街头早市)买菜,到超市买菜的只占7%。可是,我们

的城市规划“想”到农贸市场了吗?我们的城建对85%市民所需

要的“市场”给力了吗?我们的城市管理对“这类市场”宽容

了吗?对小商贩、拾荒者,我们的管理者给予应有的关注、关爱

吗?在印度,最高法院甚至是小商贩的“靠山”。城市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火龙果的春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