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一、非选择题:每题3分,共15题,计45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如表是近年来河南地区和伊洛地区的考古发现,这些史料可用于研究()

时间

龙山时期

二里头时期

河南地区聚落遗址

约1000个

不足150个

伊洛地区聚落遗址

超过90处

约40处

最大聚落遗址面积

7.5万平方米

300万平方米

A.原始人群分布的变化 B.阶级社会的最终确立

C.商朝统治的逐步形成 D.万邦时代的历史变迁

【答案】D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据材料数据可知,从龙山时代到二里头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发生了大范围的聚落总数量和面积的锐减,有学者据此推断,当时出现了以人口锐减为显著特征的大灾难。故材料中的史料可用于研究万邦时代的历史变迁,D项正确;龙山时期已经进入母系氏族社会时期,而非原始人群时期,排除A项;仅根据聚落数量和面积,看不出阶级分化情况,不能看出阶级社会确立,排除B项;二里头时期属于夏朝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2.439年北魏灭北凉,河陇士族大量迁往京师平城,河陇学术随之日渐衰落,陇右与河西地区经学、史学、文学等全面繁荣的学术局面和“两翼齐飞”的学术格局不复存在。材料客观上反映了当时()

A.民族迁移引发学术文化中心的转移

B.边塞环境阻碍文化发展

C.士族门阀一定程度有利于学术发展

D.契丹政权的封建化趋势

【答案】C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439年(北魏)。根据材料可知,在河陇地区,当士族大量存在时,出现了经学、史学、文学等全面繁荣的学术局面。而当士族大量迁往平城后,河陇地区的这种繁荣局面不复存在。这从侧面反映出士族门阀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学术发展的,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河陇士族的迁移对当地学术文化的影响,并不能得出民族迁移引发了学术文化中心的转移,排除A项;材材料强调士族对文化的影响,边塞环境阻碍文化发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北魏政权由鲜卑族拓跋氏所建立,“契丹政权的封建化趋势”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3.《宋刑统》规定:“违法积利,契外制夺,及非出息之债者”,政府应合理处置债权人;“或欠负公私财物,乃违约乖期不偿者”,政府则以刑罚相加。这表明,宋代政府()

A.干预一切公私债务 B.极力维护债权人的权益

C.民间债务纠纷众多 D.重视规范民间借贷行为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据题干“‘违法积利,契外制夺,及非出息之债者’,政府应合理处置债权人;‘或欠负公私财物,乃违约乖期不偿者’,政府则以刑罚相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意思是违法获取高利、在契约之外强行夺取他人财物、以及并非因借贷而产生的债务,宋代政府规定应合理处置债权人;欠负公私财物并违约不按期偿还的人,宋代政府规定应施以刑罚。这体现了宋代政府重视规范民间借贷行为,D项正确;“一切”说法绝对,政府干预欠负公司财物不能按期偿还的人,排除A项;“极力维护”说法错误,题干是对违法的债权人给予处罚,排除B项;题干是反映政府对民间借贷行为的法律规定,而不是说债务纠纷多,排除C项。故选D项。

4.1610年,备事监宦官蔺光裕“倚势害人,民怨骨髓”。适逢巡按途经此地,士民拦路哭诉,巡按下令知府拘捕蔺光裕,以平民愤。结果,知府被调职处理,而蔺光裕并未受到应有惩罚。蔺光裕事件的处理,说明了明朝()

A.政治风气严重败坏 B.基层治理日趋崩坏

C.宦官势力不受制约 D.宦官专权威胁皇权

【答案】A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末宦官蔺光裕在地方为非作歹,被巡按拘捕,但最后却是知府被调职处理,而蔺光裕并未受到应有惩罚,这一事件体现了明末政治风气败坏,国家走向崩溃边缘,A项正确;材料中蔺光裕为备事监宦官,属于皇宫中侍奉皇帝的部门,他在地方为非作歹却没有受到惩罚,体现的是政治风气崩坏,而不是基层治理,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明代君主专制得到极大强化,无论是宦官势力还是内阁势力都受皇权制约,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地方事件,没有涉及皇权与宦官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5.如图为清朝疆域图(1820年),据材料可知,清朝()

A.在西方殖民冲击下出现了海权意识

B.传统边疆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C.开始实现了对南海诸岛的有效管辖

D.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医学电子书,案列评析、合同PDF、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中考、高考复习专题资料、试卷、真题、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