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心社”精神有机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路径研究.docx

“心社”精神有机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路径研究.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社”精神有机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路径研究\o分享到微博\o分享到微信\o分享到QQ\o分享到QQ空间

摘要:“心社”是学生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衡阳传播相结合的产物,其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湘南地区的具体呈现,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英勇牺牲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育人价值。文章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斗争精神及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四个方面梳理将“心社”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从红色课堂“主渠道”、红色实践“大平台”、红色校园“特色品牌”、红色网络“主阵地”四个层面探讨将“心社”精神有机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路径。

关键词:“心社”精神;思政课;融入;高职院校;路径;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35-0033-04

基金项目: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衡阳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研究——以‘心社’人物故事为例”(编号:2023C012)

衡阳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厚红色文化的古城,也是革命烈火点燃较早的地区之一,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1]。因此,高校应充分挖掘本土红色资源,运用红色文化启智润心、铸魂育人。“心社”精神是衡阳地域红色文化的重要表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把“心社”精神融入思政课,可以让学生从“心社”精神中感悟革命前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伟大精神,充分发挥“心社”精神在学生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心社”精神的相关概述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烈火在全国燃起,一批爱国青年积极组织和领导衡阳学生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在“五四”运动和马列主义影响下,衡阳先后出现了两个革命团体——“新城端风团”和“心社”,为衡阳当时沉闷的政治气氛带来了一缕曙光[2]。早在“五四”运动以前,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的师生思想就比较活跃,他们积极宣传新思想,提倡新文化运动,经常在校门外的湘江沙滩上聚集交流、商讨国家大事,被称为“沙子会”。蕴含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之意[3]。1921年2月,恽代英带着宣传新思想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来到湖南省立三师任教,在其指导下,“心社”于同年3月15日由沙子会成员发起成立,成为衡阳党组织建立之前的进步团体,被湖南《大公报》誉为“衡阳学生界之曙光”。“心社”的主要成员均为湖南省立三师的进步师生,成立初期为18人,后来发展到30多人。他们纷纷投身于革命洪流之中,为中国的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后来成为湘南学联的核心力量,也是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的骨干力量,成为湘南地区第一批青年团员、共产党员,在湘南建党早期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心社”尊崇唯物主义史观,他们的首要标准是“舍己为人,立社为公”,倡导“劳动光荣”“劳工神圣”,并广泛宣传“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的真理。心社成员把改造自己、改造世界统一起来,严于律己,身体力行[4]。这一宗旨蕴含着舍己为公的高尚情操、改造社会的崇高理想和为民牺牲的无畏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湘南地区的具体呈现。

“心社”成立以后从事的活动有:传播马列主义,推lnl0T4EqDEV7STlBK+bFdQ==进新文化运动;开展大规模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如维护国货、抵制日货;兴办工人夜校,教工人识字,培养了大批工人骨干,如在东山庙、浮桥公所和常宁水口山创办工人夜校并向工人讲授新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新思想;播撒革命火种,创建早期党团组织,所培养的大批骨干成为湘南24县党组织的创始人和县委领导人。“心社”成员为湘南地区的学生运动、工人运动乃至全国的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心社”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

“心社”精神是“五四”运动的产物,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深入挖掘“心社”人物故事,对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丰富思政课教学资源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心社”精神是一种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和教育教学资源,将其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1.“心社”精神融入思政课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用“革命理想高于天”来突出理想信念的地位,把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历史和现实都已充分证明,一个政党、一个民族要有凝聚力就必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否则就会缺失动力和迷失方向。推进“心社”精神进课堂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其精神魅力,帮助学生坚守崇高理想、厚植家国情怀。这样一群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的先进分子胸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8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安全评价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3日上传了安全评价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