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共37张PPT).pptxVIP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共37张PPT).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元朝末年,淮河流域大旱,蝗灾肆虐,瘟疫流行。安徽凤阳一户朱姓人家,贫病交加,半个月内数人去世。

家中的幼子难忍饥饿,出家为僧。

他就是后来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的朱元璋。;《明史》对他的评价是“武定祸乱文致太采取平”,肯定了朱元璋的文治武功。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了哪些强化皇权的措施?

;明朝的建立;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其中,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先是消灭南方群雄,然后向北进军。;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明太祖去世后,建文帝继位,采取“削藩”政策。

;明太祖之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他就是明成祖。

1421年,明成祖为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迁都北京。

;强化皇权;在中央,明太祖废除丞相,提升吏、户、礼、兵、刑、

六部职权,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为分散兵权,明太祖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

;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说说明太祖为什么强烈反对设立丞相。

;丞相制度被废除的原因

(1)历史原因: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由来已久。

(2)现实原因:明太祖废行中书省,设三司,集地方权力于中央,使丞相的职权扩大。;(3)元朝教训:元朝丞相权势过重,威胁皇权,导致社会动荡

(4)直接原因:丞相胡惟庸专权擅政,对皇权构成威胁

;明太祖废除丞相后,每天要处理很多公务,即使日理万机也难以应付,建立新的中央辅政体制势在必行。明成祖任命翰林院官员到官城内的文渊阁供职,协助皇帝批阅文件,提供咨询,故称内阁。

;明中期以后,皇帝多急于朝政,内阁权力日益加重,尤其是权势居首的大学士被称为首辅,虽无丞相之名,却行丞相之权。

;明太祖在江宁建文渊阁,以作藏书之用;???成祖迁都北京后也仿建文渊阁。后来,两处建筑因火灾和战争被毁坏。清乾隆年间,在故官文华殿后建藏书楼,仍命名文渊阁,存放《四库全书》。;明太祖对中央和地方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特点:地方与中央官员的权力分散与制衡。通过分散中央和地方的权力,防止朝臣和地方官员专权,;从而加强了皇权。影响:主要是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也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造成皇帝权力过大,一且失误无人敢问责的现象。

;明太祖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管侍卫、侦缉捕、刑狱诸事。后来,明成祖成立东厂,明宪宗成立西厂。这几个机构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在地方,明太祖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设立三司,互不统属。

明太祖还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中央和地方各部门既互不统属又立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这样就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在实现大权独揽后,明太祖立下“祖制”,明确规定子孙不得改变他的做法。

;科举考试的变化;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等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

明朝科举考试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以及文意,都有严格规定。;一篇文章须分成八个部分,其中的后四部分各有两股对仗文字,因此称为“八股文”。

八股文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思想,流弊日益严重。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通过者分别获得举人、贡士、进士身份。乡试的竞争最为激烈,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举行,考期在秋季八月。乡试考试的考场称为贡院。位于江宁的江南贡院是全国规模最大的贡院,供考生考试的号舍二万多间。;民族关系;明初,退居北方的蒙古各部与明朝时有战争。

1571年,明朝封蒙古俺答汗为王,并达成通贡和互市的协议。因这年是隆庆五年,史称“隆庆和议”。;它结束了明朝与蒙古约200年的敌对状态,此后明朝与蒙古之间很少爆发大规模战争。

;1.列表整理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阅读下面这则永乐十六年(1418)的殿试策问,回答问题。

为治之道,在于一道德而同风俗。今天下之广,生齿之繁,彼疆此域之限隔,服食趋向之异宜,道德何由而一,风俗何由而同?《明太宗实录》卷一九八

说说这道试题是否有助于明朝选拔真才实干的官员,为什么?

;朱元璋称吴王时,着手制订法律。朱元璋和臣属以唐朝法律为蓝本,逐条讨论,反复修改,1397年才正式颁行《大明律》。《大明律》的刑名包括笞、杖、徒、流、死,此外还有凌迟和充军等。;《大明律》将反对朝廷的各种行为定为“谋反”“谋大逆”,一律按重罪加重的原则处刑,不予教免。明律还设有“奸党”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各学科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小初高各科教学、学习课件全收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学科教学、学习课件全收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