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校本教材】高中语文校本课程教案《报任安书》.pdfVIP

2025年【校本教材】高中语文校本课程教案《报任安书》.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报任安书(节选)

教师:

核心素养目标:

1.熟读文章第五、六段,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3.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通过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把文章的第五、六段翻译文言

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谁,能隐忍苟活,弹响史家千古绝唱?谁,能忧愁发愤,吟出无韵之《离骚》?他以

海的大度包容了内心之苦、世人之讽,他以山的刚毅正直书写了两千年的沧海桑田。他的

坚韧撼动历史,彪炳史册;他的刚正直上霄汉,照耀尘寰!天地间的伟丈夫司马迁!

二、解题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

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

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等等。

三、身残志坚的史官奇才——司马迁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有“史圣”之誉。字于长,左冯翊yì夏阳(今陕西韩城

西南)人。他父亲司马谈在武帝即位后任太史令达三十年之久。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

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

史家之绝唱——《史记》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

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万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

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史记》原名《太史公书》,魏晋以后,才改称《史

记》。

四、写作背景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对此稍作解

释),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

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

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

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

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

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五、研读文本

1.齐读第五段,思考:这段列举了哪些“倜傥非常之人”,他们为后世所称道的原因

是什么。这些人对于司马迁来说有怎样的意义?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

受辱后“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终于成功

相信自己也能成功进一步表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

2.自读第六段,明确《史记》编写的体例、宗旨是什么,“司马迁就极刑而无愠色”

的原因是什么?

编写的体例: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

十,凡百三十篇。

写作宗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就极刑而无愠色”的原因:《史记》“草创未就”,“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

而无愠色”;

对于自己来说的意义:写仿效古之贤人,著《史记》以“偿前辱之责”。

文档评论(0)

132****08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