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文言文知识思维导图20211008115807
一、文言文基础知识
1.文言实词
一词多义:如“行”可指“走”,也可指“行为”。
古今异义:如“妻子”在古代指妻子和子女,而现代仅指妻子。
通假字:如“蚤”通“早”,“知”通“智”。
偏义复词:如“国家”在古代偏指“国”。
2.文言虚词
常见文言虚词包括“之、乎、者、也、矣、焉、哉”等,它们在句中起到辅助表达的作用。
3.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如“王”可作动词,“称王”。
动词活用:如“兵”可作名词,“兵器”。
4.文言特殊句式
判断句:如“此乃吾师也。”
被动句:如“吾被贬谪至此。”
倒装句:如“甚矣,汝之不惠。”
省略句:如“公(谓)之曰:‘善。’”
5.文言固定结构
表示疑问:如“何所思?”
表示反问:如“岂不闻乎?”
表示感叹:如“噫吁戏,危乎高哉!”
表示揣度:如“殆非人也。”
表示选择:如“如之何?”
二、思维导图制作方法
1.手绘法
手绘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加深记忆,适合初学者。绘制时,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笔区分主题和分支,并配以简单的图标或关键词。
2.软件制作法
借助思维导图软件(如GitMind、MindNow等),可以快速精美的导图。这些软件支持多种模板,便于整理和分享,适合需要高效制作导图的用户。
3.WPS和PPT制作法
利用WPS或PPT软件中的绘图工具,也可以制作思维导图。这种方法适合已经熟悉这些办公软件的用户,操作简单且便于编辑。
三、推荐工具与资源
1.思维导图工具
GitMind:免费在线工具,支持多种模板和多人协作,导出无水印。
MindNow:提供上百种模板,适合制作高颜值的导图。
2.学习资源
《高中文言文基础知识大全》:涵盖文言文的基础知识点,适合系统学习。
四、实际应用场景
1.学习规划
利用思维导图整理文言文知识点,形成清晰的学习路径,如从实词到虚词再到句式,逐步掌握。
2.阅读理解
在阅读文言文时,用思维导图记录文章结构和重点信息,便于理解和记忆。
3.写作训练
通过思维导图梳理写作思路,如文章框架、论证逻辑等,提高写作效率。
二、思维导图制作技巧
1.中心主题明确
在绘制文言文思维导图时,需要明确中心主题。例如,可以选择“文言文基础知识点”作为中心主题,然后围绕该主题展开分支。
2.分支层次分明
在每个分支下,可以继续细化知识点,形成层次分明的结构。例如,在“文言实词”分支下,可以细分为“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子分支。
3.关键词突出
在每个分支上使用简洁的关键词,避免冗长的句子。这样有助于快速捕捉重点信息,也便于记忆。
4.图文结合
在思维导图中加入一些与文言文相关的图片或符号,如古代的书籍、人物形象等,可以增强记忆效果,同时让导图更加生动有趣。
5.颜色与线条
使用不同的颜色和线条区分不同的分支和层次,有助于视觉上的区分和记忆。例如,可以使用绿色表示实词,蓝色表示虚词,红色表示句式等。
6.留白与扩展
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可以适当留出一些空白区域,以便后续补充新的知识点或进行扩展。这样可以保证导图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7.回顾与调整
在完成思维导图后,需要定期回顾和调整。通过回顾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而调整则可以根据新的学习内容或理解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实践案例
1.制作“文言文基础知识点”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文言文基础知识点
一级分支:文言实词、文言虚词、词类活用、文言句式、文言固定结构
二级分支:在一级分支下继续细化,例如在“文言实词”下添加“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子分支。
2.制作“文言文阅读理解”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文言文阅读理解
一级分支:文章结构、重点信息、人物关系、事件发展
二级分支:在一级分支下继续细化,例如在“文章结构”下添加“起承转合”、“段落大意”等子分支。
3.制作“文言文写作训练”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文言文写作训练
一级分支:写作思路、论证逻辑、修辞手法、引用典故
二级分支:在一级分支下继续细化,例如在“写作思路”下添加“开头、、结尾”等子分支。
四、学习建议
1.循序渐进
学习文言文需要循序渐进,从基础知识开始,逐步深入。在
文档评论(0)